“嗯,他是太子的人?!鳖櫭饕叭嗔巳嗝夹模爱敃r臨城的碼頭船只不夠,義兄只能帶著家眷從豐城碼頭乘船,所以就出了事?!?
“義兄與我結拜后,在外打仗的時,我派閆扈帶著人留守臨城,所以明啟和閆扈很熟悉。當時船只行了一段水路,在下一個碼頭靠岸下客的時候,明啟想去甲板看熱鬧,閆扈就帶他去了,就是那個時候,明啟被劉懷曦帶走了?!?
果然,就算不是想取代哥哥的盛天帝,也是想名正言順占據“天臨帝嫡長子”的太子燁。
文序想起自己曾經的猜測,覺得自己以前的宮斗劇果然沒有白看,“那后來又是怎么回事?我是在上京城的一處巷子里撿到青石的,劉懷曦帶青石來上京城了?”
按理說青石的存在對太子的地位就是個威脅,不知情的人會認為他才是長子,實際上天臨帝第一個孩子是明啟,所以抓到青石后,應該除之后快才對吧?
“太子想殺明啟,盛天帝可不想。”顧明野慢吞吞喝了口茶,“劉懷曦是太子的人,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畢竟他拐走的可是大盛開國皇帝的兒子,就算是太子這個“大哥”吩咐的,作為商人的他也會下意識給自己留個后手,所以才留了青石一命,想帶到上京城藏起來,玩一手燈下黑。
“據他所說,因為怕被人發現,來上京城時走到的是旱路,還想趁著閉城的最后那點時間進京,那個點趕著進京的人挺多,人多眼雜的情況下明啟跳下馬車竄進城來了,因為明啟沒有繳納入城費,所以劉懷曦這個同伴被攔住了?!?
聽到這些內情的時候,顧明野都忍不住感嘆,但凡其中出一點偏差,就算青石能僥幸活下來,如今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受苦。
“所以他頭上的傷是跳車的時候摔的?”文序若有所思道,“那個劉懷曦不會撒謊吧?”
顧明野搖了搖頭:“不會,路上閆扈就審過一遍,昨晚烏榆接手審訊到半夜,再三確認過了。”
大概是怕他在家待著無聊,在北地的時候,每次夫郎去做買賣回來都會跟他說路上的見聞,第一次去江城回來,他就知道了劉懷曦這個人。
當時他還納悶,盧珩作為中州巡撫,劉懷曦一個北地商人是奉哪個主子的命去送賀禮,甚至擔心這是不是針對自家夫郎設的偶遇,于是特意讓烏榆給身為遼北總督的閆扈去信詢問。
當時確認了劉懷曦確實是北地的商人,但是查不出對方到底效忠的是誰。加上后來文序又出去兩次,都沒有遇到劉懷曦這個商人,顧明野也就放下了去查對方背后之人的事情,反倒是閆扈好奇北地哪個官員想和中州巡撫搭上線。
在處理羅家和遼風府巡撫一眾北地官員的時候,他一并詢問,可是那些官員無一人承認,閆扈越來越好奇,索性直接從劉懷曦那邊查。
結果發現對方雖然是北地商人,但是卻不常居住北地,反而經常往上京城跑,于是順藤摸瓜之下,就查到了他是當年拐了明啟的人。
“查出來后,閆扈想稟報于我,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回了上京城,加上劉懷曦也說明啟是在這里逃跑的,他索性壓著劉懷曦過來了?!?
文序聽完只有一個念頭:青石運氣真好!
在科技發達的現代,孩子被拐都有可能找不回來,更何況是科技落后的古代,孩子被拐幾乎是不可能找回來的。要不是遇到他,要不是他回來后選擇嫁給顧明野,遠離上京城,估計閆扈找一輩子都找不到失去記憶,改了名字的明啟。
顧明野也覺得青石這個小孩運氣好,不過話說到這里,他更感興趣的是另一個問題:“撿到青石那天,你怎么會想要出門?”
這是他想出門的嗎?文序滿心吐槽,大盛元年,陳氏倒臺后四處都是歡天喜地的百姓,那個時候估計他還在另一個世界活著魔幻的生活,而維系他身體的是樓星予留下的一點力量。
從記憶中他知道了那天發生的事,面對顧明野卻有些說不出口。
“他”那天出門是因為當時還是翰林的文蘊杰擔心新帝上位后拿他們這些前朝官員開刀,所以琢磨著把一雙兒女送給新帝那邊的人,看看對方能不能保住文家。
好巧不巧,文蘊杰看上的哪個人就是天臨帝為數不多的遠房親戚,如今的安慶王爺。
就算“文序”再不受重視,也有個老管家護著,加上樓星予賦予的那點戀愛腦屬性,自然不肯去服侍一個陌生的老頭子,所以“他”就叛逆了,趁著入夜人少的時候跑了。
事情到這里也沒什么不能說的,可問題就是這天跑出去后,驚鴻一瞥看到了出來喝花酒的鎮國將軍府的少將軍——李長擎。
當時的“他”立刻戀愛腦上頭,決定不跑了,甚至轉身回去文府,幻想著能和對方在上京城來一場風花雪月的愛戀。
由于來了上京城后就沒怎么離開過文府,所以回去的時候走岔了路,這才在小巷子里撿到了青石。
如果他沒有回來,那么就如樓星予推演出的“小說”一般。
“他”會記下李長擎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