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太聽話了吧?
澹臺蓮州喝了口茶壓壓驚。
第195章
最后,這次交談以澹臺蓮州端詳岑云諫青紅交加的臉色一小刻鐘后宣告結(jié)束,不了了之。
幸得在此時傳來了一個好消息,他的舅舅寫來一封密信,先是惋惜了公主的生病,并且相信好外甥的品德,還說公主生前在信中講過他有多好多好,有什么什么事情為證,他都知道。兩國本來就是要締結(jié)友好關(guān)系的,這也是儷姬的心愿,他作為一個好父親怎么忍心不完成自己最心愛的女兒的心愿呢?而澹臺蓮州所說的把儷姬送去了昆侖他也相信,這是再好不過的了。至于這件事該怎么辦呢?他有一個主意。儷姬為什么去了昆侖,因?yàn)樗B(yǎng)出來的這個女兒、這個慶國公主的信義、孝順、善良感動了上天,所以仙人在她婚禮之后將她帶去了仙山,讓她享受長生不老,這也是仙人對慶國的祝福。所以人們在昭國不再能見到儷姬,卻不必傷心,也不必傷了兩國之間的和氣,他可以作證,他這個父親已經(jīng)在夢里親耳聽見女兒這樣對他說了。
澹臺蓮州讀了三遍,還是要不禁感慨:姜還是老的辣啊。
但是,這么寫的話,百姓們會信嗎?
結(jié)果是,百姓們相信了,不但相信了,民間甚至有人自行進(jìn)行了文學(xué)加工,一傳十十傳百的情形下,添油加醋編造出了更加曲折離奇的劇情,他們不知道公主究竟是幾歲,有人說是三歲,有人說是三十歲,有人說她容色傾城,也有人說她貌似無鹽,最后是最受歡迎的版本流傳的最廣。
昭慶兩國的百姓又和睦了,手拉著手感慨,我們這兩個國家不愧是出了明君的國家,收到了神仙的保佑咧。
什么?你說昭太子還沒有繼位?那不是遲早的事嗎?四舍五入一下也差不多了。
昭王自個兒聽了也沒有對王位易主的危機(jī)感,還樂呵呵地跟澹臺蓮州說,兒啊,百姓們都說你已經(jīng)登基了,不如坐實(shí)了算了,擇日不如撞日,我看之后某某天就是個黃道吉日。
但是這一次,澹臺蓮州沒有反對。
他確實(shí)需要做一件事要吸引轉(zhuǎn)移百姓們的注意力,那么,一個國家還能有什么事情能比國君登基更加重大呢?不說那些國君更迭頻繁的動亂之國,像他們昭國這樣安穩(wěn)的國家,需要好幾十年才能遇上一回呢。
只是原本打算要一起舉辦的冊封儀式怎么辦呢?
這時,慶太子向澹臺蓮州提出,可以繼續(xù)舉辦婚禮。到時候等他回慶國了,他會跟父親商量再送一個人過來。
澹臺蓮州問:“你還有別的同母妹妹?”
慶太子道:“只有儷姬一個妹妹,但我還有弟弟,他生得頗為姣美。比起女人你不是更喜歡男人嗎?先前是不知道,不然這一回來我就直接把我弟弟一起帶來了。”
澹臺蓮州頓時冷汗涔涔,委婉地推辭,表示倒也不必。
更覺得好像有哪里荒唐。在貴族看來,百姓是他們貴族的財(cái)產(chǎn),譬如蘭藥被賣作奴隸;在父母看來,孩子是他們父母的財(cái)產(chǎn),譬如他當(dāng)年被送去昆侖;在男人看來,妻妾是他的財(cái)產(chǎn),譬如秦夫人;在一個國家中,貴為王子和公主有時也是財(cái)產(chǎn),只是更高貴一些罷了;那國君呢?國君就不是了嗎?即使是一國之君,在那些仙人的眼里不也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玩意兒嗎?
慶太子卻了然地對他說:“無妨的,我那弟弟本來就嬌生慣養(yǎng)又貪玩,他與他身邊的侍童很是要好,但若是見到了你,我想他一定更喜歡你,倒不是強(qiáng)人所難。哈哈哈哈。”
澹臺蓮州賠笑了兩聲,再次表示了拒絕。慶太子再問他是不想跟慶國聯(lián)姻嗎?還說他喜歡男子其實(shí)也挺好的,孩子嘛,有幾個就夠了,養(yǎng)男寵雖然不能生孩子,但是不生孩子的話到時候也可以少分一份財(cái)產(chǎn),也是有利有弊。
澹臺蓮州不敢茍同,心下捏了把冷汗,轉(zhuǎn)移話題問:“可是,你只有一個妹妹,你要誰與我成親呢?”
慶太子道:“不過是個儀式而已,找人替一下就是了,要緊的是你們昭國與我們慶國結(jié)盟。我這不是還帶了另一個妹妹過來嗎?由她來扮一下儷姬就是了。”
澹臺蓮州:“……”
如此。
婚禮的日子再次被敲定下來,連同登基一起辦了,正好可以節(jié)約一筆錢。
像是什么都沒有發(fā)生,王宮與民間的人們又變得歡喜起來。
到了夜里無事的時候,澹臺蓮州會問問岑云諫,儷姬在昆侖生活得如何,可適應(yīng)了,不是真被送去做雜役了吧?那么小的孩子,不會照顧自己,性子還柔弱,該不會天天哭吧?多可憐啊。
岑云諫一貫冷聲冷氣地說:“你還是管管你自己吧,總覺得別人可憐,我自己呢?”
澹臺蓮州誤解了,很是無所謂地說:“你說我在昆侖干活那會兒嗎?哈哈,其實(shí)除了見不到父王、母后,還挺快活的。如今倒是能夠留在雙親身邊盡孝了,只是不太快活。可人生在世,總不能只顧著自己快活嘛。”
岑云諫:“我是說,你把你的婚姻給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