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皺起眉,心想:是我聽錯了嗎?
她好像聽見有其中有只鳥兒在說:哈哈,這個凡人還挺有意思的嘛。
回去以后,昭仁王繪制了一幅父與三子嬉戲圖,迫不及待地擺在了側廳的錯金銀虎噬鹿屏風底座上,意欲讓大臣們在欣賞他高超畫技的同時,感受到他與大王子之間的父慈子孝。
昭仁王最近不可謂不春風得意。
從澹臺蓮州回到王都開始,這三個多月間,他的風評之好,達到了迄今為止的巔峰。
他甚至敢去聽公卿士大夫乃至盲人樂師進上的民間言論了,因為如今不乏有夸獎他的,譬如:王上本人雖庸,但是勝在生了個好兒子,而且也不嫉妒他的兒子,原來還是有優(yōu)點的啊!
昭仁王聽完,每頓用膳可以就著這些美言多下一碗飯。
還有言道:王上不如向蓮州公子學習。
昭仁王想:說得很有道理啊!于是難得地關心起朝政事務。
一日,他在王后處遭逢冷遇,回去與一愛妃談及此事。
這位愛妃來自幽國,溫柔解語,與他說:“聽聞大王子仁恕正直,雖迎戰(zhàn),卻有不殺俘虜之德,王上何不學之呢?”
昭仁王不解其意:“如何學?”
幽妃道:“幽國的使者找到我,說他只命令幽師守衛(wèi)邊境。幽師的冒進皆是周蹇一人獨斷、好勇斗狠的輕謀,他亦勃然大怒,恨不得親手殺之而后快。
“幽王說,既然大家已經(jīng)打過了,之前的恩怨就算完了。假如您能把周蹇這個惡賊送回去,讓他親自來殺出出氣就再好不過了。我真心希望幽昭兩國之間締結友好盟約,大王以為呢?”
昭仁王聽得一愣一愣:“甚……深有道理。”
他旋即讓人擬旨,打算釋放幽國將領的囚犯。
然而圣旨寫到一半,王后就氣勢洶洶地到了。
鮮見王后這般氣憤,直接將木簡從昭王的筆下抽出來,扔進了還在燃燒的熏爐之中,將本來淡淡的沉水香拍得香塵四溢,彌漫在整個屋子里。
昭仁王驚得瞪大眼睛:“你、你這是做什么?”
王后大義凜然,施施然行禮道:“臣妾這是在阻攔王上走上滅國之道。您聽上去贏得容易,因為蓮州沒有花您一個錢,沒有要您一個兵,用區(qū)區(qū)不到四千的兵力,奇行險招,以己當先,士兵們跟隨著他,不顧惜生死,方才取得了令人咋舌的戰(zhàn)績。
“他們九死一生才抓到了這幾位敵國將領,您卻因為一兩句花言巧語就要放了?哪有這樣的道理?百姓能不寒心?”
昭仁王被罵得蔫兒了,連聲向她道歉,說不敢了。
由王后代為下令,嚴加關押幽國囚犯,并將那個幽國妃子以反間之罪下獄。
……
王后將此事知會給丞相晏猗。
晏相嚇得直冒汗,回頭憂心忡忡地跟裴桓商量:“不若我們早日推王子繼位?”
裴桓道:“且不說不合禮法,蓮州公子亦無意向。我不是同你說過了嗎?你別看他性格貌似溫順,實則執(zhí)拗得很,倘使他不情愿,那你無論怎樣逼迫他都不成。”
晏相嘆氣:“看來我還不如想辦法勸昭王提前讓位。”
那么澹臺蓮州呢?
澹臺蓮州正在碎月軍營。
碎月城軍民安頓好以后就開始招募新兵,現(xiàn)下碎月軍的名聲舉世皆知,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其他國家的一些尚武之士皆慕名而來,踴躍報名。
但碎月城不是誰都收的,還得先挑揀一番,一群漢子們在練兵場上比武。
他與楊老將軍一起坐在臺上觀看,一時間,四處都是笑語歡聲。
第37章
男人嘛,都愛打架,或者看打架。且見拳來腿往,虎虎生風,好不刺激。
楊老將軍笑著笑著,又熱淚盈眶了,道:“以前我困局碎月城的時候,哪敢想能有這一天?那時吃不飽,穿不暖,別說是添兵,能不減兵就很不錯了。”
聽說楊老將軍那三十多年間在碎月城中從沒落過一滴淚,自從回到故鄉(xiāng),他是見了一朵花也想哭,見了一座山也想哭——自然,要盡量避開他的士兵,偷偷哭。
澹臺蓮州拍拍他的肩膀:“以后會越來越好。”
又問:“不過,將軍,你們已經(jīng)打了三十幾年的仗,還要繼續(xù)打嗎?我不是出于王子的立場,只是出于一個你的朋友的立場。你的性格并不激進嗜殺,你難道不想解甲歸田嗎?”
楊老將軍實誠地說:“想也想的,您看,我這不是在軍營后面種了不少菜嗎?我每天都要去耙兩鋤頭。
“但是,您對我的恩情重逾泰山,還沒有好好報答您,我怎能棄劍還鄉(xiāng)?我要為您繼位做準備,提前為您練出一支得力的軍隊才行。
“而且,我打了三十幾年的仗,您讓我去做別的,我也做不來。”
澹臺蓮州頷首:“也是,無恃而不來,恃吾有以待也。不能幻想敵人不來進攻,而要寄希望于我方已做好準備,敵人根本無法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