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自家姐妹的,無需多禮”。當即,林菀走進曽貴人前,親自扶起曽貴人道。
“多謝娘娘”。
“秦嬤嬤,你去內殿,教一教曽貴人,碧月你一同進去,給曽貴人請脈,給曽貴人開張調理身子的方子”。
不一會兒,曽貴人和秦嬤嬤,碧月進入內殿。
大半個時辰后,三人出來,曽貴人滿臉的羞紅,臉上紅彤彤一片,朝林菀一福身后便是告辭離去。
。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如今五月初,天氣十分的炎熱,宮內已經是用上了冰塊,五月十五是皇后嫡子滿周歲之日,此刻已經緊密的張羅六皇子的周歲宴會了。
這日,天氣炎熱,林菀帶著兩只小包子在內殿歇著,林菀躺在軟塌上,碧月打著扇子,內殿四周角落各有一塊冰塊,但是耐不住依舊的炎熱,兩只小包子在梳妝臺的另一邊,林菀置了一個小書桌給兩只小包子讀書臨帖用。
林菀昏昏欲睡,耳邊傳來“皇上駕到”。
頓時,驚的林菀瞌睡蟲全跑了。
當即,林菀起身理了理自個的衣裙,一旁的奶娘機靈的給兩只小包子凈手和凈面,整理好衣物后,好迎接明宣帝。
“臣妾見過皇上,皇上吉祥”。待明宣帝走進跟前,林菀福身道。
一旁的兩只小包子,愛兒,有模有樣的朝明宣帝一福身道“女兒見過父皇,父皇吉祥”。
“兒臣見過父皇,父皇吉祥”。
“愛妃,快快請起”。明宣帝扶起林菀,見兩只小包子規矩有理,不由得臉上笑了笑,滿意的點頭道“你們兩個也快起來,看來愛妃教育的很好”。
明宣帝亦是去過郭妃哪兒,見過大皇子,大皇子如今三歲多了,見到自個唯唯諾諾,加上身子涂弱,另明宣帝不喜,至于四皇子也快兩歲了,被貞妃養的白白胖胖,就是霸道野蠻了些,亦是另明宣帝不喜。
至于五皇子和六皇子年歲小些,看不出來什么。
此時,明宣帝見三皇子舉止有禮,不驕不躁的,加上三皇子和五公主是龍鳳胎,寓意吉祥天佑之意思,另明宣帝心中有些滿意。
“咦,愛妃倒是給皇兒們啟蒙的早了,看樣子是學了一段時日了”。明宣帝瞧見書桌那邊臨摹的字帖,以及放了一些詩經古詞在那邊,明宣帝走進前去,拿起一張字帖,臉色看不出什么表情般的沖林菀道。
林菀瞧見明宣帝如此,知曉明宣帝面上越發的平靜,心中越發的猜忌,林菀正要說話,耳邊卻是傳來稚嫩的聲音“啟稟父皇,是兒臣要早些啟蒙學習的,平日里,母妃怕兒臣們過早學習,傷了眼睛,只定下每日學習半個時辰的”。
“哦,皇兒們,學習了多久了”。明宣帝饒有興致的問道。
只是一旁的林菀緊握繡帕,抿了抿嘴唇。
坐在林菀懷中的五公主正想要接過話來,被林菀用手指捏了捏五公主。
五公主不解的想要抬頭望向林菀。
林菀故作親密的在五公主臉頰上親了親,實際上林菀聲音低不可聞的在五公主耳邊說了一句“聽話”
五公主便是老老實實的坐在林菀懷中。
“兒臣們學了大半年的時間了”。三皇子回道。
☆、第一百八十六章:治家之道
“哦,學了些什么”。明宣帝繼而問道。
“起初母妃教兒臣兩人臨摹字帖,學習認字,兒臣覺得簡單,學的七七八八后,夜里偷偷的叫碧日姑姑給兒臣拿了幾本詩經、四書和古詞學習”。
“夜晚看書,小心眼睛,不要母妃不知曉你的小動作,只是母妃瞧你如此上進,心中很是欣慰,并未阻止你,但是,現在你年紀小,正在長身子的時候,記住了,有過不及的”。
“是,母妃,兒臣知曉”。繼而,三皇子朝林菀一拱手彎腰道。
“既然你偷學已久的時間,那父皇問你,何為治家之道”。明宣帝問道,隨即,想到三皇子三歲未到,加上方才看了點點書兒的,怎么會知曉這些,不由得,明宣帝搖了搖頭。
“兒臣以為,治家之道,做兒子的要恭友兄弟姐妹,孝順父母,長大后,做出點成績,讓父母一孩兒為自豪,做父母的,恭友左鄰右舍,正所謂的是,遠親不如近鄰,二來,做父母的要對孩兒們一視同仁,做到不偏不倚,三來,父以子為榮,子以父為豪”。三皇子想個半響后,抿了抿嘴唇道。
“好,以你小小年紀,能夠想到這些,實為不易的”。明宣帝竟然是沒有想到三皇子竟然是能夠回答自個所問的,雖然答案不是很讓自個滿意,但是對于三歲不到稚兒來說,實為不易了。
“兒臣多謝父皇夸獎”。三皇子聽到明宣帝的夸獎后,面上只是露出淡淡的笑意,不驕不躁,榮辱淡定。
明宣帝瞧見三皇子如此之后,心中更加是滿意三皇子。
一想到自個壽元大損,今后怕是會。
忽然,明宣帝涌起一股想要培養三皇子的心思來,只是想到如今自個有著好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