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一次的登月來說,需要帶回地球的東西主要就是這些。
所以留下月球車和機器狗這些設備繼續在月球表面偵察情況,航天器攜帶著月球土壤,重新起飛,朝著環月軌道空間站而去。
很顯然,啟明星科技這一次漫長的登月之行,很快就要進入到了尾聲。
而啟明星科技也在官微上面公布了三天后飛行器將會返回地球的情況。
只是這個信息公布了之后,互聯網上突然冒出了一種奇怪的聲音。
那就是網友們計算了一下,啟明星科技的探月之行花費了53天的時間,但是之前美利堅只花費了8天時間。
幾十年前8天就能完成探月,到了現在卻是要53天。
到底是美利堅的技術太牛,還是它們干脆就沒有登月?
這個疑問出現之后,立馬就熱鬧了。
“美利堅當年根本就沒登上月球,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大騙局。”
“美利堅當年故意炮制登月騙局,就是為了在冷戰中提振國民自信心。”
各種各樣的說法,配合著美利堅本土互聯網上流傳的一些信息,顯得好像有幾分真實性。
其實一切關于對美利堅登月的質疑,都要從1976年說起。
這年,“阿波羅計劃”登月艙的承包商,洛克達因公司的一位員工比爾·凱恩,出版了一本《我們從未登陸月球》的書。
該書中,比爾·凱恩詳細地列舉了整個登月計劃的重重“疑點”,并給出了相關論據,來證實登月的虛假性。
比爾·凱恩還稱,登月宇航員當初的目標不是月球,而是南極。
宇航員在那里的實驗艙中,表演了登月的全過程。
此外,他還認為,“阿波羅1號”的3位宇航員均死于謀殺,因為他們知曉了nasa炮制的騙局計劃。
這本書一經出版,就像在輿論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公眾紛紛質疑起了美利堅登月的真實性。隨著時間發酵,登月陰謀論的火焰越燒越旺。
1978年,電影《摩羯星一號》上映。電影講述了nasa計劃登陸火星無果,就強迫3名宇航員,在一處沙漠秘密基地中,假裝實現火星登陸的故事。
電影情節雖然是虛構的,但卻給了那些質疑者們更多的“證據”。
有相關社會調查顯示,1979年,僅有6的美利堅人認為登月可能是騙局,
但到了2009年,這一比例竟然超過了22。
此外,還有一些“陰謀論”者,猶如拿著“顯微鏡”一般,專門尋找阿波羅計劃中的種種疑點,力圖坐實美利堅炮制的“騙局”。
現在又出現了啟明星科技的登月之旅花費了53天,但是美利堅卻是只需要8天的強烈對比。
這一次啟明星科技的登月之旅,很多過程都進行了直播,是沒有人去質疑真實性的。
但是這反過來就讓人對美利堅的登月產生了疑問。
當然了,對于這個情況,啟明星科技也好,航天科技也好,肯定都是有著跟互聯網上吃瓜群眾不一樣的意見。
2012年,嫦娥二號傳回了高分辨率的月球圖像,圖像中顯示了“阿波羅11號”的登月遺址以及相關痕跡。
2008年,東瀛的“月亮女神”號,拍到了“阿波羅15號”在月球上的著陸痕跡。
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獨立驗證,使得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得到了更加廣泛的認可。
甚至啟明星科技還專門發文解釋了一下為什么自己需要53天的時間,而美利堅當年卻是只需要8天的時間。
“美利堅阿波羅登月所花費的時間只有8天,其中有3天用于趕路,剩下的5天則用于對著陸器進行檢查,并對其狀態進行調整,以便能夠成功著陸到月球表面。”
“阿波羅登月的任務也非常簡單,只是為了上去插一面美利堅國旗,并拍攝一些月球的影像,然后就可以返回地球了,這就導致它們所花費時間遠遠少于我們公司的探測器。”
“實際上大家都是到達了月球,只是因為需要測試的東西不一樣,探測的項目不一樣,所以結果很不一樣。”
“下一次我們繼續登月的時候,時間就可以大幅度的壓縮,甚至都不用8天,直接從地球發射之后,第三天就能降落在月球表面。”
趙思宇很是認真的接受了華夏臺的采訪,跟大家說明了互聯網上的熱門話題。
啟明星科技的不少技術已經碾壓美利堅了,沒有必要通過這種不符合事實的情況去貶低人家。
不如直接大大方方的站出來幫忙辟謠,順便解釋一下自己今后的發射計劃。
要不然這個問題遲早也是會被人家說清楚。
特別是啟明星科技花費的登月時間比8天更短的時候,都不需要nasa說明什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自證清白了。
再說了,如果美利堅當年真的是作假,那涉及的人員肯定是很多的。
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