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都還在完善之中。
如今啟明星科技那邊卻是已經把星艦飛船都給搞出來,開始展開密集的各種測試工作。
就在登月火箭正式升空的上周,星艦飛船的第二次飛行測試已經成功的完成,下一次將會展開更多的測試項目。
甚至也會同時采取回收利用的星艦飛船來展開第二次的發射測試。
這種進度,絕對不是航天科技可以比得上的,同樣也不是北極熊聯合火箭航天公司或者美利堅那邊能夠比得上。
因為這個情況的出現,相關部門那邊已經在質疑航天科技的一些安排。
相關的經費劃撥,是不是還有必要?
比如啟明星科技那邊已經明明有了更好的火箭可以使用,那么航天科技那邊是不是還有必要繼續研究自己的重型火箭?
這算不算重復的投資?
相關的問題,把錢俊峰搞的頭大。
不過,相比錢俊峰的頭大,美利堅nasa那邊就更加頭大了。
由于nasa是全球第一家實現登月的機構,如今華夏這邊啟明星科技開始了新的登月之旅,各路媒體自然會把兩方的許多東西拿過來對比一下。
一方面是大家登月采用的火箭情況以及其他的安排的對比。
另外一方面就是最近十年雙方的發展差異的對比。
不管是哪一個對比,對nasa來說,都不是很友好。
“馬斯柯,你們的星艦飛船項目現在研究的怎么樣了?”
今天一大早,格蘭芬就接到了一堆媒體的采訪邀請,談的都是nasa的探月的話題。
畢竟美利堅一直都是對外宣傳自己是全球科技的領軍人物。
現在確實有點名不副實,自然也不是每一個媒體都會慣著nasa。
在美利堅內部,也是有不同的勢力派別區分,大家有不同的訴求。
nasa的局面,肯定是有些人不滿意的。
有點頭大的格蘭芬,現在把nasa再次登月的希望都寄托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艦飛船項目上面。
偏偏啟明星科技那邊的星艦飛船項目也已經進行到接近量產的狀態,完全領先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大截。
這也是另外一個尷尬。“今年能完成圖紙設計工作,就已經算是非常快速的事情了,具體的內容之前也已經跟你溝通過。”
馬斯柯也是有點無語。
這么大的項目,是電話催一催就能立馬加速的嗎?
研發星艦飛船這種產品,難度有多高,他能不清楚?
要是真的那么簡單,nasa自己去搞就行了啊,干嘛老追著他?
“如果按照這個節奏,豈不是后年都沒有辦法量產?”
“別說是后年了,在2020年之前能夠讓我們的星艦正式的投入到載人飛行之中,就算是非常理想的場景了。”
“當然了,我們也承認,華夏那邊啟明星科技在這方面確實是已經做到了全球領先,成為世界第一的存在。”
“不過我相信這個領先是暫時的,幾年之后,我們肯定可以追上,甚至是實現反超。”
馬斯柯說這話的時候,語氣還是頗有信心。
畢竟在可回收利用火箭領域,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起步并不會比啟明星科技晚。
只不過中間啟明星科技的發展速度更快了一些而已。
今后要在星艦飛船項目上追上啟明星科技的步伐,他還是有信心的。
按照他的推測,啟明星科技完成了星艦飛船項目之后,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全力的再去開發新一代的飛船。
因為星艦飛船基本上可以滿足未來十年的航空航天需求了。
繼續開發技術更加先進的產品,不管是技術方面的瓶頸還是投資方面的風險,都是非常巨大的。
啟明星科技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在沒有什么特別的壓力的情況下,沒有必要自己跳進坑里面。
并且根據啟明星科技發布的一些計劃來看,他們將來的重點是放在開發月球上面,想要在那邊修建大規模的基地。
這就給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預留了更多的實現星艦飛船項目的時間了。
“那我們就制定一個具體的推進計劃,把這個計劃對外正式的進行公布。”
“要不然完全沒有任何的回應的話,互聯網上各種各樣的報道都有,對我們是很不利的。”
格蘭芬聽了馬斯柯的說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現在只能是拿一些ppt來跟公眾交差了。
要不然能夠怎么樣呢?
……
而就在啟明星科技登月之旅正式開始的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