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大祭司”身下似乎連著一條巨蟒的身體,因此肉軀頗重,丘門星見狀連忙上前幫手,和鷓鴣哨一同將開了蓋的水晶棺掀翻在側(cè)。粘稠而腥臭的液體順著傾倒的棺材邊瓢潑而下,飛快地被干涸的土地吸走,仿佛被污染了千年的沃土在伺機(jī)報(bào)復(fù)一般。原本枯萎的荒草紅了一片,那種襲擊人的血線也肉眼可見的慢了下來。
待棺中的污血流的差不多了,伴隨著轟隆一聲,沉重的肉軀終于從水晶棺中翻滾而出。數(shù)十枝火把幾乎瞬間就圍了上來,眾人也就此看清了獻(xiàn)王“大祭司”的真容——
棺中的尸體是一位肥胖的老者,因?yàn)樯砩瞎艘粚雍窈竦南熅В悦嫒萦行┠:磺澹匝率且恢槐粍兞似さ拇篁礃幼拥瓜袷潜荒蔷掾钌塘艘话搿?
鷓鴣哨等人見此皆聯(lián)想起前番水道中的青鱗巨蟒,眼前無皮的巨蟒雖然看上去比那一條小很多,但是看體型卻似是同類。那巨蟒無皮卻依舊肥碩粗大,渾身“血淋淋”的,蛇神似乎還在蠕動(dòng),蛇肉的縫隙中長出無數(shù)紅須——就是那種會(huì)襲擊人的吸血紅線。
早前聽花瑪拐說吸血紅線不怕青囊派的斷蟲藥時(shí),段水歧就有些不解,別說是青囊派的藥,就連青囊派的弟子都是蛇蟲不侵的,后來他又親眼看見那種紅線繞過鷓鴣哨直奔封門仙,心中疑惑更甚。直到看見那半人半蛇的怪尸的瞬間,他才全明白了——獻(xiàn)王的這一處陪陵,以大祭司為尸,以蟒為棺,以水晶為槨,而這“半蛇尸”非蟲非木,半生半死,硬說起來不是動(dòng)物也不是草木,而是陰物。
世間有無數(shù)奇珍,可若論稀奇,冬蟲夏草堪稱“天下第一奇葩”——《本草綱目拾遺》有載,此物“夏為草冬為蟲”,也就是說它一半時(shí)間是動(dòng)物,一半時(shí)間是草木,和這具半蛇尸有異曲同工之妙。冬蟲夏草多生于寒冷的草原、河谷、草叢的土壤中。性甘平,可補(bǔ)腎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腎虛精虧,陽痿遺精,腰膝酸痛,久咳虛喘,勞嗽咯血。玉樹宮地處高原,又有雪山草原,青囊派六宮所用的蟲草全部出自于玉樹宮。正因如此,在陳玉樓和鷓鴣哨還有些摸不著頭腦的時(shí)候,青囊派的幾位弟子卻率先反應(yīng)過來了。世間既有天生天養(yǎng)的冬蟲夏草,就防不住有人如法炮制,把死物和活物硬摻在一起,行此逆天之道。
在玉樹宮時(shí),鷓鴣哨倒是吃了不少蟲草,可那都是摘下來的,他沒見過活物,直到聽青囊?guī)兹私忉屃艘环琶┤D開——怪不得這巨蟒是剝了皮的,水道中的那只青鱗巨蟒,一身鱗片如金甲般,刀槍不入水火不侵,若非他們手里有降龍絲,竟不知該如何降服這個(gè)畜生。那種吸人血的紅線絕對沒法從蟒身上長出來,獻(xiàn)王既然深諳痋術(shù),自然曉得欲成此術(shù),與大祭司一同下葬的蟒蛇必須無皮無甲。
被剝了皮的巨蟒身上露出淡粉色的肉,那種紅線從它身體的肌理中長出來,幾乎無孔不入,紅線攻擊人的時(shí)候,巨蟒的死肉便一張一翕的動(dòng),仿佛它還活著一般。林中火勢漸大,鷓鴣哨眼角突然一閃——那玉棺傾倒時(shí),右角落在了一塊大石上,因此左邊的角落里還積著些污血,有一絲金光從角落里透了出來。
盜墓中人對明器最是敏感,雖然只是余光一掃而過,可鷓鴣哨瞬間就起了警覺。彼時(shí)眾人都在大戰(zhàn)吸血紅線,他一邊開槍,一邊拋出鉆天索,幾來幾回,終于挖到了玉棺中的“寶貝”——一副形狀古怪的黃金面具,一支龍虎短杖。
鉆天索最后一次探入玉棺的時(shí)候,爪鋒劈入棺底,竟發(fā)出咔嚓一聲。鷓鴣哨見狀起疑上前細(xì)看,這才察覺眼前精美絕倫的水晶棺棺底竟是一塊桐木!
方才眾人只顧著看掉出棺槨的半蛇尸,在昏暗的光線下忽略了玉棺角落的陰影,豈料在那里,巨蟒的尾部以及棺中的紅色肉線早就穿透了棺底,擰成一股發(fā)白的粗脈,連接著老樹的內(nèi)部,再也無法分開。
鷓鴣哨見狀喚來眾人,段水歧見了血榕的樹根才后知后覺——難怪此樹如此高大豐茂,原來它不是孤零零的一棵樹,而是一對融為一體的夫妻老樹!
夫妻樹,古代稱為“連理枝”,又稱“生死樹”,指的是兩棵同根生的樹,虬蟠糾結(jié),樹根交織在一起,密不可分。然而夫妻樹雖然罕見,卻也不算稀奇,可這棵血榕,稀奇就稀奇在它的樹根下竟填滿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人獸干尸!
段水歧早說這血榕會(huì)吃人,陳玉樓卻始終只信了五分,直到親眼看到血榕樹根下層層迭迭的干尸,他才不得不服——只見那棵血榕被撕成兩半,左右各伏于地,中間露出一個(gè)兩人寬的樹洞,樹洞里都是干尸,而那些干尸無一例外,全被吸血紅線纏繞至四肢五骸、五官七竅。
怪不得陳玉樓覺得那污血腥臭,想來水晶棺中那種類似血液的東西,都是人畜被吸干的血液,和林中地底的水汽、蟲卵、人畜糞便,再加上獻(xiàn)王離經(jīng)叛道的痋術(shù)而形成的定尸液,因此才護(hù)得那大祭司的尸身千年不腐,叫他這埋骨之地周圍寸草不生。
人尸、痋蟒、玉棺,全部連接在一起,猶如一體。這種以樹為墳的葬法逆天而行,奪天之巧,在此千年,甚至改變了此處的風(fēng)水格局——椒圖駝碑,封鎖穴眼;玉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