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周卓遠說的話,聽起來很孩子氣,卻把大家參觀養殖場的心情都拉了回來。
袁天辰接著說:“這些魚塘目前還不說是我的,舅舅才是家主,要他說了才算,我現在還什么都不懂,只能先來學習一下,看看我們家的魚塘到底有多大?”
“我覺得你根本不用擔心這個,上回就聽周伯伯說,你舅舅也在國外做大生意,國內的這些地方肯定沒空管,我敢打賭,到時候等他回來,無論是魚塘還是農田,全都是你的。”邵宇昊道。
甚至連肖寧風也說了,聽起來有些幼稚,又很振奮人心的話:“我聽老人家說,天地之間就是聚寶盆,我看得這些魚塘里,早晚能長出金子來。”
別說是帶著他們參觀的鐘正康,和陪同他們一起來的黎曉婷,就連走在最后面的周廣雄,都被這句話給逗笑了。
可是出生于農業世家的梁氏姐弟,覺得肖寧風這句話,一點毛病都沒有。
梁菲菲說:“不管是魚塘還是土地,只要把它們管理好了,就是長出金子來也不奇怪,我爸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要依靠土地生存,土地是最珍貴的資源。”
鐘正康聽了這句話,仿佛眼前出現了一道霞光。
“不知這位是哪家的小姐呀?”
袁天辰向他介紹這對,長得一模一樣的姐弟:“菲菲和明明,這是我表妹和表弟,我們是東北地區東安市梁家的人。”
鐘正康聽到這話,樂的就像撿到了寶似的:“難怪呀,我說怎么會有年輕人,對土地這么感興趣,原來是老夫人家的后人,袁家和梁家,不但關系親厚,而且都是種地起家的。”
他們坐著觀光車,又來到另外一片養殖區,鐘正康在一個盆子里,拿出一個網子,在一個水不算太深的池塘里撈了一下,就看到一堆窩在泥土里的小龍蝦。
“少爺你看,這就是最近銷售量最好的小龍蝦,全國最好的小龍蝦就產在這里,養殖這玩意兒,就不能養在深水池塘里,每一種水生物,都有它特殊的習性,蝦就喜歡鉆泥巴。”
袁天辰和伙伴們,看到一堆泥巴里頭,不僅藏著很多小龍蝦,還有幾條鱔魚在里面扭來扭去。
邵宇睿問:“把鱔魚和小龍蝦養在一起,它們不會起沖突嗎?”
鐘正康瞧了一下,周圍一群好奇寶寶。
“當然不會,蝦和鱔魚雖然不同種類,但生活習性確實相似,鱔魚就養在旁邊那個魚塘里,鱔魚也喜歡鉆泥巴,應該是從那邊鉆過來的。”
第359章 參觀淡水養殖場二
邵宇睿見過活的小龍蝦,都是洗干凈了,才在市場上販賣,然后做熟了再擺上餐桌,這還是他第一次看見,養殖在池塘里的小龍蝦,想伸手抓一只來瞧瞧,卻被鐘正康攔著。
“鐘叔,這小龍蝦不能玩嗎?”
“這位少爺,您誤會了,不是不能拿來玩,是這家伙會咬人,不信你看。”
看見這群小孩子,對小龍蝦感興趣,就扯了一根草,在某只小龍蝦身上戳了一下,那只小龍蝦,就張開鋒利的小鉗子,咬著那根草。
“看見沒有,這玩意兒咬人可疼了,但是你不招惹它,它就會很聽話。”
邵宇睿又問:“這玩意兒這么兇?怎么把它弄來吃啊?”
吳思陽對這個倒是不陌生,前些天還做來吃了。
“這個容易,帶手套抓,盡量抓身體,離鉗子遠一點就行了,你們看就是這樣……”
看見一只尾巴露在外面的小龍蝦,伸出兩個指甲就把它抓了起來。
鐘正康看著吳思陽,知道的還不少:“這位少爺,對這方面還挺有研究。”
“我可不是少爺,我只是一個平民,也就是平時經常做小龍蝦來吃,做多了就知道怎么弄了。”
看來還是平民子弟,比起富家少爺,更具備生活常識。
袁天辰又想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一邊比劃一邊說:“我記得有些水產市場,又場得很大的龍蝦,那是怎么養出來的?”
“這個問題問得好,少爺說的那種大龍蝦,是養在離海水最近的湖泊中,而且還是活水養殖,先開一口人工湖,再把海水引到湖里來,在湖底下開個口子,讓水可以流通,這樣的養殖方法,不但能養大龍蝦,還能養大閘蟹,當然大龍蝦的主要產地還是海水。”
“哦,原來是這樣。”
這回出來,僅僅是參觀了一個淡水養殖場,就長了這么多見識。
“這淡水養殖場最大的好處,除了養殖這些淡水水產之外,就是這些。”說著,還指了一下魚塘周圍的荷塘。
“這些荷花,會在六月至九月間開花,滿塘的荷花可好看了,等到蓮蓬長成型的時候,花就會謝,將多余的蓮蓬摘下來,然后留下長的最好的那個,十月份就會長出新藕,差不多再過個兩三個月,就到了收獲的時候,這三湖地區的藕湯,在全國都享有盛名。”
一群人看見滿塘搖曳生姿的荷花,聽著鐘正康的講解,想著藕湯的鮮美味道,別說一群孩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