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東西缺,干部們心里清楚,就是解決不了。
如今牦牛疫情爆發,向較近的省求援,偏偏人家也鬧爛肺子病,自顧不暇,能提供的支援也有限。
電話一個接一個地往外打,求援的文件一層一層地向上遞交。
在代青山縣長跟其他幾位縣長堵在領導辦公室里天天哭日日求之際,首都一層高過一層的會議終于出了個結果。
一個電報發到哈爾濱,要求哈獸研和哈爾濱畜牧總局提出可靠、具有可執行性的抗疫方案,并支援抗疫人才和物資趕赴西藏支援。
內蒙古畜牧部門也接到了電報,發出防疫示警,并商討是否有什么方法建議或幫助可提供。
內蒙古的會議中,有人拿出了林雪君曾經獲獎的關于牛肺疫防范、管制及治療的文章。
立即向上匯報稱內蒙呼倫貝爾草原局特聘專員、呼色赫公社獸醫員林雪君同志擁有牛肺疫抗疫成功經驗,曾經撰寫出獲獎并受到專家高度認可的抗疫章程論文,并表示內蒙愿意集結團隊和資源隨同去西藏。
哈爾濱關于此次中央下達的任務同樣開了大會,蔡志峰在大會上也拿出了林雪君曾經發表的文章,并以庫存的大量抗疫日志、資料及各種文件為基礎,以林雪君的文章為做簡單易懂的章程依據,再派隊伍到西藏了解當地具體情況后,因地制宜地制定抗疫策略。
蔡志峰表示愿意帶隊去救援。
可他這個提議卻被大領導否了,蔡志峰年紀不小了,去年又做了一場小手術,今年一直在市內做研究,這么珍貴的科研支柱,誰也不舍得讓他再往外跑了。
更何況是動不動就鬧泥石流、山體滑坡、洪災,還有沒法治療的高原反應的藏區呢。
一通商討后,蔡志峰終于妥協,在請他推薦別的帶隊人時,他沉思半晌,果斷開口道:
“林雪君同志吧。”
“你的弟子呢?身邊熟悉的人不推薦,反而推薦呼盟的那位同志?”
蔡志峰也覺奇異,自己沒見林雪君幾面,何以對她的信任更勝身邊的下屬呢?
想了一會兒,他才道出自己的理由:
“團隊里的人都是跟著我們這些老家伙在干活,哪里出疫情了,一定有我們中的哪一個帶隊,孩子們都是聽令做事,沒有獨當大旗過。
“之前的幾次大疫,后面爆發的小疫情,我們不敢疏忽,生怕小事不治,變成大禍。不敢拿這種事給下面的人練手,才導致了他們沒有獨自出過任務。
“往常非疫情期間,他們倒是可以獨自帶隊下去基層落實疫苗接種工作,但這肯定不夠。
“可是林雪君同志不一樣,她自己一個外地人,年紀輕輕又是女同志,也敢在從沒去過的文古縣文古公社落實抗疫工作,壓著陌生的社長帶隊去生產隊殺牛,一車一車的尸體往場部拉,兩天之內就把所有病牛都高溫處理,并安排牛肉牛皮消殺再利用。
“后面的防治流程,輕重工作的先后順序,不同職能人員的利用、安排,都處理得很好。
“一個生產隊一個生產隊地安排打針、灌藥,自己上手,把針頭打彎了、打斷了,換針頭再繼續……”
蔡志峰回想當年自己和呂團長到文古縣后看到的井井有條的場面,還有那些從絕望中走出來,臉上重燃希望的社員們……
“而且林雪君同志在獸醫方面、畜牧方面發表的諸多文章顯示,她是個知識面涉獵非常廣的年輕人,那么也就表示她能應對的場面必然比其他人要多。
“可以醫治的病癥,應變能力等肯定也更強。
“再加上她曾經在呼和浩特治好獅子、救急解決工作馬群體紅薯黑斑病中毒事件,說明她能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中如常推進落實工作。
“還有她剛到呼盟時,其實也只是個外來知青身份而已,那會兒她就能一個人保證一整個生產隊難產牛的存活,取信當時整個第七生產隊。后來又在呼色赫公社寄生蟲病時,以一個甚至不是獸醫員的衛生員身份,承擔重責,扛著壓力,確診病畜為寄生蟲病,下狠藥大刀闊斧推進治療,極大地減輕損失,挽回無數條牲畜性命。
“更何況還有抗旱災、抗蟲害等履歷,又已經是草原研究所的正式研究員身份,且在中農大擔任特邀講師……
“我覺得她行?!?
隔日,草原研究所收到征詢電報的杜川生教授,回復首都,推薦林雪君。
內蒙呼和浩特,回復首都,推薦林雪君,請求由內蒙組隊、出資支援。
黑龍江哈爾濱,回復首都,推薦林雪君,請求由黑龍江組隊、出資支援,并由呂團長帶隊維持秩序、保證工作順利推薦。
除此之外,其他省市回函多有附上林雪君關于牛肺疫防與治文章的剪報……
一封又一封電報回返,大領導坐在辦公室里埋頭通讀,最終將目光落在了信件上屢次出現的那一個名字上——
林雪君。
……
……
在哈爾濱的匯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