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地成長?!?
一群放生的人,仿佛目送孩子離家求學的父母一樣。
揣著感傷折返,林雪君比大家更難過——因為回家后,她就要打開倉房的門,放海東青自由了。
郁郁回到知青小院,發現守林人王老漢居然帶著赤兔狗等在她院子門口。
“王大爺咋不進屋坐著呢?”她院門和屋門都只是掛上不讓動物亂跑,并不鎖的。
“等會你,不冷。”王老漢布滿皺紋的臉上露出笑容,赤兔狗也搖著尾巴朝著林雪君迎上去。
彎腰摸了摸赤兔狗頭,她直起腰時便見王老漢將一個古樸的大木箱子遞給了林雪君。
“這是什么啊?”她一邊開院門帶著王老漢進屋,一邊問。
“老一輩是這邊獵人,以前都會熬鷹的?!蓖趵蠞h進屋后將大木箱子放在桌上,扭開木叉子打開箱蓋,里面整齊地放著一些用具。
他依次取出,一一介紹:
“這是鷹架子,掛在屋里給鷹站立用的,上面這個繩子是馬尾編的,鷹咬不斷,用來綁住鷹爪的。
“這是牛皮護肩,很厚實,繩子系在身上固定好。出門騎馬的時候,讓鷹站在肩膀上,有這個護肩,尖銳的鷹爪不會抓傷人。
“這是皮手套,一直保護到肘部,鷹飛出去的時候,你一招手,它回來了就落在你小臂上。很重,不過很結實。
“這是鷹眼罩,對于隼來說可能有點大,你可以剪一點。剪的時候要注意位置,這邊是眼睛,這邊是喙和鼻孔部位,這些都要對好位置。
“這是給鷹喂水的葫蘆,不過要學習怎么使用……”
王老漢一一介紹起這些漂亮而充滿古意的器具,待全部介紹完,才轉頭有些局促地對林雪君道:
“都是家里長輩親手縫的,雖然是舊物,但是好東西,家里傳下來的,只可惜我沒繼續這手藝。”
都是很精致的東西,他雖然沒有繼續熬鷹捕獵,但東西也一直好好保存著。
如今林雪君救了只鷹,他聽說她很喜歡,便從床底下翻出了這東西。這一箱子大概是他擁有的唯一老物件了,家里代代都不富裕,除了熱愛鷹的父輩慢慢攢著做的這一套養鷹器具,也別沒的什么了。
對于狩獵民族來說,熬鷹是個傳承,可惜在他這里斷了。
如今跟舊社會不同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變了,許多傳統也都漸漸被淡忘。
林雪君伸手撫摸著箱子里的器具,每一樣都是手工打造的,做得特別精致,比手工縫的稀有皮愛馬仕還討人喜歡。
這么多年王老漢雖然沒有養鷹,仍將它們保管得這么好,就可見他對這些東西的珍惜程度——說不定每年都拿出來檢查擦拭,抹油保養呢。
東北蟲鼠多,這箱東西卻沒有一點被侵害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