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
“這身行!”
“挺是那個的啊~”
“真俊吶。”
只見林雪君小襯衫外套著薩仁阿媽給勾的紅黑相間毛背心,外面套著件薩仁阿媽用薄羊皮給做的過膝羊皮大衣。按照林雪君帶著阿木古楞設計畫的樣子做的羊皮大衣比呢子大衣還時尚,翻領的設計敞開領子像羊皮長西裝,立起領子像羊皮風衣,敞開懷穿更加瀟灑不羈。
毛坎肩上別著個小夾子,夾子下掛著一條擰鏈子的銅絲鏈條,下端連著的懷表揣在內里的襯衣兜里。
小姑娘腦后梳著一個長麻花辮,利落又瀟灑。
墨鏡一戴,手插兜站在瓦屋門口,從左往右掃視一圈兒,笑著問:
“怎么樣?不給咱們公社丟人吧?”
丟人?
絕不可能!
別說去呼和浩特了,就算出國遛一圈兒也完全不是土包子,是引領時尚的弄潮兒。
林雪君用腳尖勾了勾糖豆的毛屁股,大邊牧立即搖著尾巴蹭到她跟前,哈嗤哈嗤地要摸摸抱抱。
林雪君拍拍它的狗頭,讓乖狗狗坐在腳邊。
嘿,加上時尚單品邊牧傍身,更加舉世無雙了。
第210章 呼和大急調【2合1】
完全不矜持,饞得很明顯。
在這個時代, 想要來一場遠行原本是件多么困難的事。可第七生產隊的年輕人們忽然就擁有了好多出去見世面的機會,遠的有去首都的,近的則是奔走于多個生產隊之間, 幫忙給母牛做人工授精或帶隊出發進山趁冬天來臨之前去采草藥……
領袖號召知青下鄉, 真的為農村、邊疆帶來了活力,一切都不一樣了。
林雪君穿上自己最體面的行頭坐上火車,這次遠行不是為了回家,而是去呼和浩特出差。兩世加起來,她也沒有這樣由單位報銷往返車費地送出去出差過, 這體驗十分奇特。
好像自己忽然就成了一名office dy, 打扮精致, 出門去其他城市見客戶——區別于在草原上為牲畜四處奔忙, 截然不同的工作是如此的新鮮。
誰能想到呢, 做獸醫還要去首府開大會。
深秋時節,火車上不像年前那般載的都是歸家的游子。這趟車上, 去干嘛的人都有:帶著任務去其他城市采購物資的采購員、工作調動要去其他廠里帶隊的技術工人、去探親的牧民……當下坐一趟車要花費掉的可不止是一筆小錢,能用火車做遠途遷徙的人都頗有家底,穿得也體面。
回想起生產隊里大家平日穿得破破爛爛, 真像深海魚類一樣, 只要不見人,就完全不顧形象。
其實也是沒有那么多可以換洗的衣服。
箱子里裝著的是那達慕大會或參加一些婚喪嫁娶等活動時穿的, 是平時絕對不能穿的珍貴衣裳。往常一個季節的衣裳一般也就兩身,整日做勞力的人的衣服不可能不被磨壞洗舊,沒條件買新的,自然只能破破爛爛地湊合了。
就連林雪君這個生產隊最有錢的人, 也幾乎每件衣服都有補丁。袖口磨出花邊來, 就連補丁都懶得打, 反正沒破洞也不影響穿。最喜歡的藍色套頭衫的袖口更是補丁疊補丁,這在后世的她來說根本就不敢想象。
今年夏天,生產隊里的秦老漢一家也從氈包搬進了土坯房,希望明年全生產隊所有人都有土坯房住,還能穿上新衣裳。
要是可以的話,就把第七生產隊到場部之間的路鋪了。最好把整個公社的人員都調動起來,水泥路要修起來幾乎不可能,至少碎石路可以壓一條吧。
只要路通了,運輸速度和安全性都能大大提高,到時候無論是從生產隊往場部賣奶,還是場部的東西賣到各生產隊,都更快捷了。
賣得快就能賺更多錢,大家不用把喝不掉的奶做成大量奶豆腐吃,而是可以賣錢換成各種蔬菜等平時吃不到的東西,既能豐富飲食,也可以保證各種不同營養的攝入。
當然被改善的肯定不止有吃的,奶、野果子、各生產隊種的水果、木材能更好地運輸出去,大家賺到更多錢,每個駐地都能建設得更好,穿的、住的也會改善。
要想富,先鋪路。
林雪君在本子上不斷寫寫畫畫,想著提升生產隊效率和收益的各種辦法。
記下今年冬天要繼續辦學習班,基層獸醫人才培養出來了,像普及基礎教育一樣,在牧區普及應對牲畜日常病的基礎治療手段,絕對是提升生產效率的最有效辦法。
先讓牲畜都能活,這是最核心的。
然后就是要想辦法給活下來的牲畜增膘、健體。
托腮望著車窗外不停變換的風景,林雪君又陷入新一輪思考。
大家雖然有飯吃、不受凍了,但距離富裕生活差得還是太遠了。后世好多知青通過高考等方法離開邊疆和農村,曾經與他們朝夕相處的生產隊同志們卻可能留在原地。
前世林雪君曾讀到過一篇寫知青歲月的文章,筆者非常感性地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