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雖然沒有大家熱愛的雨,卻是個雨后尚算濕潤的晴天。
穆俊卿選了匹穩健的矮腳蒙古馬,跟上騎著大馬趕著駱駝的額仁花大姐,和背著獵槍的趙得勝大叔,趕著生產隊所有能自主進食的雞鴨,浩浩蕩蕩地出了駐地,朝草場進發。
駱駝背上背著用來造臨時雞鴨圈的用具和他們三人去到春牧場需消耗的食物及飲水,三條放牧經驗豐富的大狗隨行護在雞鴨四周,亦步亦趨。
蒙獒們眼中不時迸放出疑惑目光,仿佛不理解為什么這次跟著主人們上草原,放的不是牛羊,而是一群嘰嘰嘎嘎吵鬧不休的小東西。
前進的路上,牧慣了牛羊的大狗們還要經受誘惑,忍住不咬那些看起來很美味的嘎嘎和咯咯噠。
趙得勝背著獵槍,額仁花大姐背著大弓,他們不僅要防狼,還要防空中的鷹隼——雞鴨涌進草原,就像食物涌進鐵鍋,天上的猛禽瞧見了根本忍不了。
一旦有猛禽做出俯沖之勢,兩個人就要立即搖動拋石繩,發出嗡嗡聲示警。如果猛禽仍要捕獵,他們必須快速拋石打鳥或拉弓射箭。
草原上的猛禽比狼還難防,它們飛在高空中,人類拿它們一點辦法沒有。好不容易飛到槍和弓箭的射程了,又可能因為速度太快,根本打不中。
離開駐地2公里,他們就損失了一只認真進食的‘捕蝻戰斗雞’。額仁花的弓箭沒能射中俯沖的草原鷹,大家只能眼睜睜看著小公雞打著鳴升天,直至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