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坐在條凳上, 一口魚肉,一大口饅頭入腹,美滋滋地瞇起眼睛,他才想起來自己還帶了個年輕社員一塊兒來的。轉頭張望,見對方就坐在自己身邊才放下心。
第七生產隊這伙食也太好了,數九寒冬的,過得什么世外桃源的好日子啊。
大快朵頤吃掉一個饅頭,他才注意到自己面前一直在夾的糖蒜,是來自桌對面王小磊的:
“哎,王大隊長。”
“……”王小磊挑眼皮瞥嘎老三一眼,這家伙終于看到自己了,“你咋過來了?專門跑來吃俺們生產隊魚的?你這狗鼻子夠靈的。”
“哈哈,幫你們把郵件啥的都捎過來了,繞那么老大遠,吃你們點魚怎么了。再說我還掏錢了呢。”嘎老三哈哈笑著又夾了一顆晶瑩的糖蒜。
雖然冬天各大生產隊的狀況都是有錢也未必吃得到好東西,但他也不是白吃嘛。
“吃吧,白天孩子們去湖里打的魚,要是不夠,就再去撈點湯,魚不能管夠,土豆白菜還是可以盡情吃的。”王小磊翹起二郎腿,漫不經心地炫耀。
嘎老三嘴巴里一溜兒的“哎呦哎呦”吐出來,笑著調侃王小磊:“這季節土豆白菜管夠也嘎嘎不容易了,咱第七生產隊今年冬天儲備挺足嘛。”
“那當然,小梅帶著大家據理力爭,多囤肉多買菜,非要讓生產隊里的同志們今年冬天都吃飽吃好。”王小磊故意親切地稱呼林雪君為‘小梅’,就等著嘎老三問他‘小梅是誰’,再裝作詫異地反問一句‘你連這都不知道’。
哪知嘎老三也是在草原上見過林雪君大哥林雪松的。
跟大林子喝過大酒的人,誰還不知道林雪君小名叫小梅呢。
“小梅好孩子啊。”嘎老三夾起一塊土豆,入口一抿,土豆便在口腔中壓成糜,魚湯汁混著土豆淀粉甜滋滋的味兒,令嘎老三無比快活地瞇起眼。
晚飯后,林雪君在嘎老三帶來的車板上找到自己9份郵包。
他們中的5份都是之前文章的轉載‘稿費’,另外4份中有一封信是來自《內蒙日報》的社長嚴志祥,詢問阿木古楞和她編繪的《草藥野外圖鑒》進度如何,并期待后續與她和阿木古楞更多地合作——無論是她的文章,還是他繪制的草原勞動生產畫作,都歡迎。
林雪君仔細回信后,剩余三封信中優先拆開了來自父親的信。
父親詳細描述了家里人聽林雪松講述她在草原上情況后的反應,并告知她林雪松在退役后決定去南方進行深造學習,之后可能會加入重要的科研項目,前途不可限量。
林雪君捏著信紙,想到之前大哥來草原上探望時只言片語間透露的信息,好像是會去四川那邊深山里,還可能許多年不回家。
因為這份工作是保密的,大哥沒講太多。
但作為未來人,光‘保密’‘深造’‘四川’等信息就足以讓她產生一個大膽的想象:h潛艇的研究制造。
哇塞!
心里一陣激蕩,林雪君盯著信件的眼睛都亮了。
這個時代的人也許不知道這項研究會如何,或許會擔心這方向是個出力不討好的選擇。但林雪君知道一定會有大收獲。國家在整個世界間的強大絕對脫不開武力震懾,這太重要了。
四川鳥語花香、自然資源非常優渥,曾有詩云‘花重錦官城’,那真是一年四季皆有花開的氣候溫潤、環境怡人的好地方。而且火鍋好吃,各種蔬菜好吃——肥腸豆花軟彈綿密,熊貓筍清甜可口,豌豆尖鮮嫩,鳳尾甜脆,風干兔越嚼越香……
在這個時代去四川,干得又是國家最重視的工作,吃穿不愁,工資還高,能專注在自己投入的事業中不被各種喧囂風暴打擾波及。平時欣賞的都是高山珍稀蘭花,透藍透綠的九寨溝一樣的湖泊流水,絢爛的海棠、茶花、繡球……說不定還能看到野生大熊貓。
而且在專注工作中走過國家最艱難的歲月后,大哥也會平穩地收獲事業等各方面的大豐收。
托腮暢想了一會兒,林雪君又繼續讀下去。
林父簡單講了些家里的事,接著便是對她的叮囑。之前的信里多是告訴她好好照顧自己,或讓她如有需要一定與父母講之類的內容,這封信卻多了些諸如‘戒驕戒躁’‘腳踏實地’類的詞句。
林雪君忍俊不禁,肯定是哥哥跟爸媽說了一大堆她在生產隊如何‘作威作福’、吃喝不愁、受人尊敬甚至吹捧的內容,才讓爸爸擔心她驕傲,哈哈。
林雪君又托著腮一筆一劃給家人回信,糖豆躺在她腳邊,睡得四仰八叉,偶爾還打兩聲鼾。
沃勒在屋里睡了一會兒嫌熱,已經去院里狼窩中與冷風對峙了——ol狼一身狼毛反骨,不懼嚴寒。
最后兩個郵包,一個來自不認識的首都地址,另一個竟是來自北京農大的。
怎么會有母校農業大學的人給她寫信?老師?還是現在的工農兵大學生?
揣著疑惑,她先拆開了來自北京農大沉甸甸的郵包。
令她驚異的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