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撓地斗爭,但老太太還是不幸地在那些年里染上了壞人鼓勵他們吸的ya片。解放后雖然戒了,身體卻已被熬空。
林雪君靜靜傾聽老太太用她沙啞的聲音絮述平生,想到這個民族在當下時代僅剩2400多人的情境,心里一陣陣酸痛。
在這片文明沃土上,所有民族共同與苦難長久地斗爭,終于慢慢走向陽光燦爛的新時代。一些人卻抵抗不住歲月的摧折,不知不覺已老去了。
她反手握住老太太的手,傾聽時的表情愈發柔和起來。
火焰燃盡木柴的生命,碳灰剝落時發出暗啞的悶聲。
林雪君耐心傾聽時,篝火對面一位中年大叔從靠力寶(樹上倉庫)里取東西。透過短暫敞開的木門,林雪君看到倉庫里儲肉的鐵盆已經空了,所有裝駝奶的鋁桶也都被搬到了篝火邊。
樸實的鄂倫春獵人們悄悄拿出了儲存的所有珍貴食物招待他們這些路過的陌生人,只因為他們昨晚順便招待了他們氏族的女兒琪娜哈。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難理解這種‘習以為常的熱情和慷慨’,林雪君骨子里已漸漸習慣了城市將人類分隔在一個又一個小格子里,哪怕比鄰而居十年,可能仍只是在電梯偶遇會禮貌點頭的陌生人。
她就是出生在這樣的時代,也習慣了人與人之間這樣的距離。
如果對門放在門口的垃圾,你突然熱心地幫扔掉了,在對方看來未必是熱心,可能是一種冒犯——因此每個人都小心地維持自己的‘本分’,一起吃過兩次飯的朋友的‘本分’和一起吃過三次飯的朋友的‘本分’是不同的,下屬的‘本分’與學生的‘本分’是不同的。人們在高度秩序化的城市里,慢慢演化成‘被規定’、‘被固定’的形狀。
面臨不同關系的人,處在不同的社群環境中,不斷變換自己當下‘理應’有的形狀,已耗盡全部力氣,沒有人還能富裕出更多的熱情去無私地愛別人。
更何況是‘熱情’和‘慷慨’呢。
林雪君忽然有點感動,陌生人不期而來的善意總是顯得尤為美好和珍貴。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獵馬,當做親人一樣照顧。為了幫助獵馬上膘,我們還會給馬喂瘦肉和魚呢。”
林雪君的另一邊,琪娜哈正跟衣秀玉聊天,絮絮講的都是她在森林中的生活。
挨著林雪君的老太太又講了一句話,幫林雪君當翻譯的小孩聽過之后露出了個有些悲傷的表情,才朝林雪君翻譯道:
“奶奶說,我們的神馬病了,這個夏營盤不好,我們又要搬家了。
“她說她可能熬不過幾次遷徙了,她的身體快垮下去了。”
“你們不是才搬到這里嗎?神馬病了就要再次搬家了?”林雪君微微皺起眉。
“嗯,族長已經開始考慮搬家的新址了。神馬是搬到這里才病的,神可能在向我們傳遞信息,這一定是個不詳的地點,我們在這里生活或許會遇到困難和危險的。”
森林里有吃人的熊,有忽然降臨的疾病,有毒蛇,有饑餓,有許多許多不可測的危險。
小姑娘吃飯熱得臉紅彤彤的,一雙眼睛水汪汪的,純澈而天真:
“神馬如果死了,那,那……”
小孩子不知該如何描述,但眼神里已透出濃濃不安。
林雪君聽著聽著,漸漸沉默下來。
“爾格艷阿姐就要生孩子了,我阿媽很擔心如果繼續搬家,爾格艷阿姐的孩子就沒辦法健康地出生了。”小女孩一邊講話一邊低頭摳起手指。
與自然環境搏斗著活下來的民族,孩子們哪怕仍是天真無邪的,卻都總是小小年紀便在眉宇間浸透了苦難留下的痕跡。
望著面前的孩子,林雪君想到了初接觸時的阿木古楞——眼睛里天真地映著草原的廣博與瑰麗,氣質里透著凜冽大自然帶來的韌勁和曠達。但大自然也在他臉上留下了苦難的瘡疤,那是他不自覺警惕地觀察一切時,眼里透出的不安;還有對不可預知、無法掌握的未來的迷茫,以及對可能發生的災難的恐懼。
陰天,遠離小廣場和篝火的雜樹林更顯得蔭潮,原本健壯漂亮的棗騮神馬就被拴在那里。
林雪君坐在熱鬧的人群中,即便距離棗騮神馬很遠,仍能看到它不適的咳嗽的動作。
長長吐出一口氣,林雪君拍拍小姑娘和老太太的手,離開坐著的小木樁后,悄悄走向正站在同齡人間描述自己喂到鬼鸮趣事的琪娜哈。
她拽了拽琪娜哈的手,耳語幾句后,她們一起作別同齡人們,繞開篝火,朝另一邊正與幾位老人說話的樺樹族長岔班莫走去。
幾分鐘后,岔班莫被兩個年輕姑娘帶到距離篝火最遠的仙人柱里,坐下后不明所以地抬頭。
在氏族長的注視下,琪娜哈搖搖頭,隨即抬手指了指坐在身邊的林雪君。
岔班莫便又將目光轉向琪娜哈這位肅著面孔的客人朋友。
仙人柱外風吹得愈發大了,樹葉樹枝互相拍擊,發出噼啪嘩啦的陣陣響聲。變得糟糕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