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才來的那些人。
對于任何一家影視公司來說,項目評估這一塊兒都是重中之重, 通常要專門成立一個部門來負責。公司新立, 這么短時間內把大框架搭齊了就讓人萬般驚嘆顧盼的能力, 這一部分還是空白,很多人只當是還沒顧得上籌劃,都還在心底謀劃呢,不想是已經有了人。
從工作室成立一起走過來的老人卻一點也不意外。張樂平常不顯山不露水,為人低調,算得上是顧盼最看重的人之一了。工作室從《驚雷》開始的每一個項目都有很深的參與, 現在暫時負責的是公司那幾個簽約編劇的事情。
一個人能撐起一個影視工作室,肯定撐不起一家影視公司。顧盼不說有多么高瞻遠矚, 走一步看兩步的基本功夫還是足夠的。在《驚雷》播出打出華年的名氣之后,她就考慮著日后的發展, 便讓人留意著劇本這一塊兒的儲備。這個人就是張樂。
華年的老人都知道, 與圈內近些年的風向不同, 顧盼素來視劇本為一劇之本, 尤其是電視劇這一塊兒。扎實的本子就算配一個不入流的導演,爛也能爛個樣子,虛浮的本子哪怕給到一個頂級導演手里, 最后也是那啥上雕花, 再怎么精細美觀,也是臭不可聞。
可問題的關鍵在于, 挑劇本真的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的事。故事精彩、邏輯在線、人物討喜、主題符合時下思想潮流,真的很難,在此基礎上還要考慮政策風向,考慮投入產出的利益問題,就更難了。
這就是為什么所有人都知道劇本的重要性,還是一個勁兒地找幾個俊男美女拍些換湯不換藥的流水線破劇的緣故。有快錢不撈,干嘛時間精力金錢花在這些費力不討好的地方?
這種事情誰也沒辦法。顧盼自己有眼光有能力,能保證自己寫的、自己想拍的,她還能一天到晚別的不干就在電腦前挑本子嗎?幸好讓她發現了一個張樂。
三部劇,兩部古裝,一部現代,都是張樂挑了,顧盼過目后定下來的。
兩部古裝,一個就是中規中矩的古偶,劇情沒太大新意,好在完整度高,誰來拍都出不了大岔子的那種。最關鍵的在于主角和重要配角的人物弧光完整,用來捧人最合適。
另外一部是懸疑破案再加一點權謀的,劇情邏輯嚴密,頗有新意,但不太復雜——這一點很重要,別看網上成天嚷嚷著什么燒腦不燒腦的,有幾個人看劇的時候愿意像做題一樣絞盡腦汁的?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現在的觀眾確實有一定的欣賞水平,但這個水平,沒必要高估。
現代那個內容相對敏感,打算走網劇的路子。本子是帶點兒職業劇性質的輕喜劇,一個閑著沒事到處較真抬杠的富二代,一個苦逼的基層派出所小警察,一個初出茅廬的菜鳥小律師,三個人各種陰差陽錯雞飛狗跳的故事。
在座的人都沒提出什么異議。從紙面情況看,除了古裝破案的那個,其他兩個都是比較穩的,哪怕火不了也不至于虧本兒。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這三個本子,沒有一個是顧盼署名。她之前兩部戲都是自編自導,難道,今年打算換一換做事風格?
有人忍不住如此詢問,顧盼當然笑著否認:“今年打算轉型,不拍劇,拍電影,劇本已經寫好了。”
這下,眾人不止是意外而是驚愕了。毫無疑問,電影的位格就是比電視劇要高,能進電影圈誰還在電視劇這邊混?同樣毫無疑問的是,電影圈要難混多了。尤其是,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手法大相徑庭,絕大部分導演都是一入行拍什么就拍什么,少有的幾個電視劇導演想跨界的也沒折騰出什么水花來。。
誰也想不到顧盼才剛在電視劇這邊冒頭,就有了轉戰電影的想法,很難不心生疑慮。
好在,顧盼又補充道:“小成本喜劇,試試水而已,公司的重心還是放在電視劇這邊。”
話說到這兒,眾人再有什么想法也不大好提了。人家是老板誒……
再者說了,當初不也是誰也沒想到《驚雷》能火得一枝獨秀嗎?就去年下半年,誰能想到這一場風起云涌,華年就突然崛起了?
不過,小成本喜劇這個名頭,聽著怎么這么耳熟?對了,這幾天把名導巨制斬于馬下的不就是部小成本喜劇?有點兒邪性哈……搞不好,真見鬼了呢!
會議之后,就該正式立項了。
古裝懸疑那個,顧盼最看好,前提是制作靠譜,為此特意外請了一位擅長此類題材的導演。男主定了王衡,肥水不流外人田。女主最后選定了一位算是三線的女演員,顏值、演技都夠用就行。
古偶那個,大家一致建議男主給白聿,那張臉拍古偶實在太有優勢了。正好這劇開拍的時候,白聿的檔期也空出來了。
顧盼對白聿有些其他考慮,主要還在他本人怎么想,經過一番溝通,白聿選擇了放棄。最后還是去個院校挑了幾個新人——同樣是捧人,捧新人總強過為別家做嫁衣。
現代那部,排到了下半年。導演的話,顧盼屬意的是拍了《最終診斷》的那個小胖子,不過還得看這部劇上了之后的情況,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