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暢、主題鮮明、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成品。
這是一部影視作品成型的第三次創作。對于一部影視作品,剪輯這一環重要性從某種程度來說,并不比編劇、導演低。在某種特殊的情況下,甚至比前兩種更加重要。
在素材足夠的情況下,一個優秀的剪輯師可以通過種種剪輯技巧,改變劇情邏輯,使整部作品改頭換面到“媽不認”,當然也可以彌補劇本本身的缺陷,彌補拍攝過程中的疏忽,還可以讓沒有什么演技的演員化身演技帝,對整部作品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正式剪輯的第一步,就是初剪,也被業內人士稱作粗剪。顧名思義,就知道這一步要做什么。
初剪過后是精剪。通常情況來說,導演在這一步的時候才開始跟剪,與剪輯師溝通細節上的表達,而且,多半會發生很多次激烈的爭吵。等到導演和剪輯師吵完了,覺得內容沒有問題了,才開始定剪。
現在,剪輯師成波滿臉不愉的坐在顧盼的旁邊——導演和剪輯這是兩門技術,導演或許懂一點剪輯,但是要和專業的剪輯師搶工作,這不是開玩笑的嗎?
顧盼不理他,就讓他在旁邊看著。屏幕上放著素材,自己氣定神閑地開始剪輯。
成波看著看著,臉色就開始變了。他看看屏幕,扭頭看看顧盼的側臉,又看看屏幕,目瞪口呆。這,這……沒看錯吧?手法行云流水熟稔得不像話也就罷了,關鍵是剪出來的效果!
她這不像是初剪,像是直接進行精剪啊!成波甚至覺得,有些畫面,可以作為定剪的成品直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