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聽到他們從蒙古來,眼睛不由一亮,“蒙古好啊,聽說那邊的牧民前幾年種了什么番薯,如今冬天都不用餓肚子了,真是讓人羨慕。”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眼里滿是向往。
不僅李老漢,就連這開面館的店家,以及店內(nèi)打雜的小二都也是滿臉羨慕的樣子。
能不餓肚子,是這個時代大多數(shù)百姓最大的期盼了。
將軍府衙門府邸。
博定收到城門守軍傳的信,說是五貝勒和五福晉已經(jīng)進(jìn)城了,他便緊趕慢趕著從城外駐軍地趕回來迎接兩人。
但誰知他回來后,衙門里的人卻說沒見到五貝勒和五福晉過來。
“將軍,您別著急,應(yīng)該是在城里被什么事耽擱了,屬下已經(jīng)派人去打探了。”一將士道。
博定輕點了點頭,也只能這樣了。
大概過了半刻鐘后,那出去打探的將士終于冒著風(fēng)雪趕了回來。
“啟稟將軍,屬下查探到五貝勒和五福晉正在城中的一家面館吃面。”
博定雙眉微皺,吃面?
他沉思了片刻,道:“走,你們隨我過去迎一迎吧。”
第124章 五福晉124
外面風(fēng)雪交加,安清和胤祺已經(jīng)在面館了同李老漢等人聊了好一會了。
恰好這會外面風(fēng)雪大,店里沒什么客人,掌柜的和打雜的小二見他們好說話,也加入了他們的閑聊中。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已經(jīng)大概把當(dāng)?shù)氐那闆r摸了個七七八八。
其木格和伊德日另一桌上吃著面,聽到這邊的情況后,其木格低聲道:“之前都說草原上牧民的日子不好過,沒想到這里的百姓日子更不好過。”
伊德日心想誰說不是呢,但他信任自家小妹的,“無事,咱們小妹來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其木格頗為認(rèn)同地點了點頭,雖然和自家小姑子相處時間并不算長,但對她卻莫名的信任,既然那日安清說了有信心,那就一定能成。
博定帶著人匆忙趕到面館時,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個場景,他之前回京述職時是見過五貝勒的,自是一眼就認(rèn)出了他,至于他身邊那位女子,想必就是五福晉吧。
“下官參見五貝勒、五福晉。”
一群官兵突然闖進(jìn)來,面館里的眾人都嚇了一大跳,他們還沒反應(yīng)過來呢,誰知他們卻突然對著安清和胤祺行禮。
方才他們怎么稱呼兩人來著,五貝勒、五福晉?
那不就是皇子嗎,老天爺呀,他們剛剛還和兩人說了這么多!
幾個人都嚇得不輕,特別是同桌的李老漢,嚇得直接從凳子上跌下來。
“老人家,小心!”
胤祺見狀,忙伸手去扶人,李老漢嚇得連連退后,拉著孫子站起來就要給兩人磕頭,還好被旁邊的馬祥及時扶住了。
安清和胤祺見他們確實是不自在,也就沒在面館里多待,讓人付了銀子后,便同博定將軍他們一同回了衙門。
臨離開前,她還讓紫蘇拿了一包點心給了狗蛋,小家伙本來還緊張的不行,看到塞到他手里的點心后,眼睛瞬間就亮了,還下意識便咽了下口水。
小孩子總歸是小孩子,看到好吃的就會開心,餓肚子就會哭,他們的快樂就是這么簡單。
來到衙門后,博定便想著第一時間安排他們?nèi)バ菹ⅰ?
“五貝勒,福晉,你們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下官已經(jīng)讓人在衙門后院收拾出了住處,但咱們這里條件比不上京城,還請見諒。”
胤祺擺了擺手,回道:“無礙,出門在外,沒這么多講究,入鄉(xiāng)隨俗便好。”
安清也點了點頭,說道:“將軍,你讓人帶著我們的人去搬下行李就好,這會還早,我們也不累,不用著急休息,將軍若是公務(wù)不忙的話,便把衙門的人喊來,咱們來說說正事吧。”
博定愣了下,他下意識看向胤祺。
胤祺直接說道:“這次差事,福晉是主要負(fù)責(zé)人,你們聽她的便是。”
聽到這話,博定心里也有數(shù)了,看來之前從京城傳來的消息不假,五貝勒和五福晉很是伉儷情深,如今有五貝勒這句話,以后他也知道要如何行事了。
“好,下官這就讓人去安排,五貝勒和福晉稍等。”
安清笑道:“將軍辛苦了。”
博定忙回道:“福晉客氣,都是下官應(yīng)該做的。”
說罷,他便下去安排人辦事去了,沒過多久,衙門里各部門的人也都來了。
黑龍江將軍衙門的內(nèi)部機(jī)構(gòu),分設(shè)了印務(wù)處,兵、刑、工、戶四司及銀庫,各處分別設(shè)有主事一人,及筆帖式及員外郎若干。
這次來的只是各處主事,其他人并未過來。
安清見人來齊了,也沒廢話,直接開門見山道:“想必各位都很清楚,這次我和五貝勒受皇阿瑪之命前來此處,就是為著軍屯田的事而來,那么現(xiàn)在麻煩諸位說說咱們這里情況吧。”
眾人紛紛看向博定,他是黑龍江的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