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先派遣官員去祭祀太廟后殿,文武百官進表稱贊,與此同時,皇帝也要進表朝賀。
很快到了太后壽宴這日,不得不說,這場圣壽宴康熙確實是花了心思的。
圣壽宴一開始,康熙便領著一眾皇子和王公大臣給太后行禮祝賀,然后是由佟佳貴妃率眾妃嬪與公主、福晉和命婦等人,向太后行禮,緊接著才正式宣布開宴。
而宴會開席一開始,康熙便特地讓御膳房的人數了一萬粒米做成飯呈給太后,稱這是“萬國玉粒飯”,太后開心的不得了,隨即便讓人將飯分了下來吃。
安清和胤祺都分到了,就連弘昇和小寶也有,每人面前的碟子里就一點點,但這玩意本來也不是沖著飽吃的,就是個好彩頭罷了。
接著便就到了送賀禮環節。
康熙就不用說了,他身為人子,這種表孝心的環節自是當仁不讓,那一排禮物被一一搬出來,那琳瑯滿目的都有點閃到了安清的眼睛。
先送上來的是御制萬壽無疆賦圍屏一架,隨后是御制龜鶴遐齡花一對,緊接著是自鳴鐘、壽山石群仙拱壽、千秋洋鏡、百花洋鏡及東珠珊瑚金珀御風石等等,念珠、皮裘、羽緞、漢玉、瑪瑙等好東西也有不少。
另外,還有99件雕官窯的古玩等。
當然,呈上來的還只是一小部分,那長長的壽禮單子,負責讀禮單的太監都不知道讀了多久。
安清忍不住感慨,太后這壽宴真是小發了一筆啊。
康熙之后,便輪到太子等皇子們送禮了。
他們這些孫輩,自是不好和康熙相比,除了沒有他財大氣粗外,其次也不好蓋了他們皇阿瑪的風頭,所以,他們并不需要多貴重,一般都是送些一看就費了心思的東西即可。
比如太子和太子妃送了一尊長生智慧金佛,據說是在寺廟開過光的,再比如大阿哥和大福晉夫妻送的是兩人親筆抄錄的祝壽佛經《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然后是三阿哥和……
很快就輪到了胤祺和安清上場。
只見兩人端著一個精美的托盤就上來了,托盤上似是放著什么東西,但用紅布蓋著,搞得很是神秘。
康熙坐在上首,笑呵呵地開了口:“安清,朕之前可聽說了,你和老五這次要給你們皇瑪嬤準備一份新鮮的壽禮,你還放出話說,保證我們大家都沒見過,可有這事?”
第107章 五福晉107
康熙這話一出,安清有些懵了。
不是,這事怎么連康熙都知道了,她真沒想把牛吹這么大啊。
眾人聽到康熙這話,也都頓時來了興致,不由都勾著腦袋想看清楚那紅布之下究竟蓋著的是什么,能讓五福晉這么大的口氣,說出這樣的話。
看著眾人那期待的眼神,安清突然就騎虎難下,她當時說那話的時候,真沒把康熙他們算在內啊,她就是在太后和宜妃她們面前耍耍嘴皮子罷了。
她用求救的目光地看向身旁的胤祺,這下可怎么辦啊。
胤祺嘴角微微揚了下,對著她輕搖了搖頭,示意她不用擔心。
似是怕她不明白,他身子往她那傾了傾,低聲腹語道:“皇阿瑪沒見過。”
安清愣了下,立馬反應了過來,對啊,之前胤祺也說,她準備的那東西,他可從未見過,那康熙肯定也沒見過啊,不然以康熙但凡什么新鮮東西都要拉著兒子們開開眼的性子,胤祺不可能不知道。
她還真就不信了,康熙都沒見過,底下那些人還敢說自己見過?
皇帝的新衣嘛,穩了穩了。
安清心里有了底氣后,面上也越發淡定了,但該謙虛還是要謙虛一下的:“回皇阿瑪,兒媳是說過這話,但兒媳也不敢欺瞞,這話確實是有大言不慚的成分在。”
眾人見她竟大大方方承認自己大言不慚,先是一怔,隨即卻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很多時候都是這樣,你自己表現越坦誠、越松弛有度,旁人也會下意識覺得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就比如現在,若是安清是被別人指責大言不慚,那無疑是貶義的,但她自己說出口,反倒沒了那個意思。
康熙也笑了,還不忘打趣她,“怎的,這就沒自信了,可不像你的性子啊。”
安清擺了擺手,立馬順著桿子拍起來馬屁:“在皇阿瑪您面前沒自信,那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康熙顯然已經習慣了她這見縫插針拍馬屁的德行,但還是忍不住笑罵了她兩句。
宴會上眾人見到這場景,顯然已經見怪不怪了,畢竟,安清在康熙這里受寵之事,前朝后宮就沒人不知。
太后也適時地出來替安清打圓場,“你這丫頭,別緊張,你皇阿瑪就是同你們開玩笑的,哀家的壽宴,不管你們送什么,哀家都是歡喜的。”
說罷,她還不忘看向太子和大阿哥等皇子的方向,說道:“你們也是,都有心了。”
隨著太后這番話,場面頓時溫馨了起來,這一刻,她就像普通人家的老太太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