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閑著,拉著春曉便折騰起來她從莊子上帶來的紅薯。
拔絲紅薯、紅薯餅、紅薯小米粥,還有篝火烤紅薯,安清今天的晚膳就是紅薯開會!
春曉幾人今日沒跟著她去莊子,她們白日里去附近采了些野菜回來,有野薺菜、馬齒莧等,或清炒或焯水涼拌,都是不錯的。
這些日子在草原上基本天天都是烤肉,安清早都膩的不行了,如今見到這樣的清粥小菜,那早都肉膏糊住的食欲也瞬間被激了出來。
安清也沒吃獨食,她早早便讓人去宜妃和太后那里打過了招呼,待這邊準備妥當后,她便帶著一眾吃食去了太后營帳。
她本來想去喊她阿娘過來的,但阿娘被她大嫂娘家邀請過去小聚了,她這才作罷。
這木蘭圍場上,康熙領著前頭的眾人三天兩頭便聚上一次,喝酒吃肉那叫一個快活,但內眷這邊也不遑多讓,時不時太后或宜妃就會領頭和蒙古各部那些王妃辦場宴會,這些蒙古各部的內眷之間也有她們自己的小聚。
就連皇子福晉這邊,太子妃都領頭聚了兩場。
太后和宜妃這邊的就不用說了,由兩人領頭的,安清自是要出席的,還有她阿娘和大嫂這邊,有些自家親戚之間的宴席,她也是過去撐撐場子的。
太子妃這邊也是,就算她們妯娌之間互相再不和,但出門在外,那代表的就是皇家的形象,這個時候自是誰也不會拖后腿的。
毫不夸張,安清這些日子參加的各種小聚,感覺都過去一年參加的都要多。
即便如此,她還是喜歡在草原上的日子,除了自由自在外,主要還是能隨時見到家人。
安清過來時,宜妃早都過來了,這會都陪著太后,喝了好幾杯茶水了。
“我倒要瞧瞧你這丫頭到底做的什么好吃的,還同我和你皇瑪嬤也賣關子。”宜妃道。
安清也沒賣關子,直接回道:“今個咱們吃番薯宴,都是我下午剛從莊子上挖的,新鮮的很呢。”
說罷,她就擺了擺手,示意紫蘇她們把飯菜擺上桌。
“呦,還番薯宴呢,你這口氣不小啊,那我和你皇瑪嬤倒要看看,你這丫頭有沒有吹牛。”宜妃笑呵呵走上前查看。
安清嘿嘿笑了兩聲,一把挽住了宜妃的胳膊:“果然還是額娘了解我,我這牛還沒吹起來呢,就被您給識破了。”
宜妃‘嘿’了一聲,“太后,您瞧見沒,這丫頭真是滑頭的厲害。”
說罷,她便要把纏在身上的人推開,但安清哪里會如她的意思,婆媳倆就這樣你推我拉的,好不熱鬧。
太后看著她們婆媳兩人在那打鬧,笑著搖了搖頭。
等飯菜擺上桌后,太后和宜妃眼前不由一亮。
不得不說,這一桌子菜和紅薯粥,對于吃了快一個月烤肉的幾人,那自是新鮮的不行。
“呦,這是野菜啊。”烏蘭嬤嬤眼前不由一亮,“太后今個還說吃肉吃的膩得慌,老奴還想著明個去挖些野菜,來給太后解解膩呢,沒想到五福晉這般貼心,竟先想到了。”
安清笑著說道:“皇瑪嬤,額娘,這會的野菜雖沒春天鮮嫩,但吃起來也是不錯的。”
“還有這道拔絲紅薯、紅薯餅,也不錯,你們也都嘗嘗。”
不得不說,這一桌子上的飯菜,確實很合太后和宜妃的胃口。
太后最喜歡那紅薯小米粥,配著那碟子涼拌馬齒莧,連喝了兩碗粥,要不是烏蘭嬤嬤在旁邊勸著,她老人家竟還要再添一碗呢。
而安清和宜妃口味一直很像,兩人都喜歡那盤拔絲番薯,春曉向來知道安清的口味,做的并不是太甜,所以吃起來也不膩。
最后,兩人竟合力把那盤拔絲番薯吃了個底朝天。
這一頓飯雖然簡單,但顯然三人都吃的很是滿意,飯后,烏蘭嬤嬤又泡了一壺在這草原上必備的降火茶上來,三人邊喝茶邊聊了起來。
“今日你們去莊子干嘛去了啊?”宜妃隨口問道。
安清見她似是還不知道莊子的事,應該是前邊的消息還沒傳到內眷這邊吧,于是她言簡意賅地在莊子上的事說了說,最后把皇上給她阿爹封親王的事的也說了。
“什么?”宜妃詫異道:“皇上給你阿爹提爵了?”
安清點了點頭,然后,她還下意識看了太后一眼。
畢竟,不管怎么說,科爾沁這邊現有的親王基本都在科左中旗,如今他們科左后旗多了親王,在無形中也算是威脅到的也是科左中旗的地位,所以,她不太確定太后會不會介意。
太后自是看懂安清的顧慮,笑著說道:“這事皇帝同哀家提過,你們科左后旗這個親王爵位,是應得的。”
她雖然也出身科爾沁,但早早便嫁去了紫禁城,在后宮之中,她雖向來不管前朝之事,但畢竟歷經了兩朝,懂得自是比旁人多一些,也知道農業為歷朝歷代之根本的事。
所以,太后自然知道安清的這幾件功勞意味什么。
特別是番薯藤種冬藏的法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