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解決了在北方番薯藤種冬藏的問題。”
胤祺:“……”
果然如此!
他就說肯定不可能是簡簡單單種個番薯的事!
胤祺突然發現,他如今好像越來越能波瀾不驚地地應對安清每次拋來的驚天大雷了。
番薯是明朝萬歷年間引進中國的,但在明后期基本知識在閩、粵沿海地區種植,清初期已經開始從沿海向內地傳播,但這會基本只在南方地區。
至于為什么沒往北方推廣,就是因為番薯藤種冬藏的問題沒有被解決。
安清當初在科爾沁的時候,帶著他們部落的牧民墾荒農耕時,為了解決牧民糧食短缺的問題,她第一時間便想著種番薯這種高產且能夠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的作物。
但在歷史上,也是在乾隆朝之后,隨著窖藏法(藤種冬藏技術)的出現,這個問題才逐漸被解決的。
所以,安清便依靠著這點先知,開始研究這窖藏法,但畢竟在后世沒有這個困擾,她對這個窖藏法只估摸知道個大概,這些年也只能在莊子上一點點實驗。
其實,前年冬季她已經快成功了,最后只差了一步,但因去年嫁到紫禁城,無法再親自盯著,就只能委托給她二哥了。
這就是她去年讓她二哥在莊子替她看顧的事。
結果也沒讓安清失望,去年冬季的番薯藤種都活了下來,然后開春后,她又交代她二哥讓人在莊子上把這些番薯藤種都給種了。
所以,康熙這次過去大概能趕上她那批紅薯收成的時候。
至于這窖藏法保留下來的藤種,會不會影響收成呢,前幾日,安清已經讓人去莊子上挖一些瞧了瞧,產量并沒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