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收麥子做準備。
翌日一早,卯時剛過,安清和胤祺兩人已經出現了麥田的地頭,兩人一身農人裝扮,手持一把鐮刀,望著眼前金燦燦的小麥蠢蠢欲動。
這會天已經亮了,但卻又不曬,正是趁著早上涼快把活給干了。
現在收麥子可不像后世有聯合一體收割機,機器在金色的麥浪中來回穿梭一圈,過后留下一排排整齊的麥茬,而切割、剝殼、脫粒在農機駕駛員的操作下一氣呵成,直接收到一袋袋的小麥,同時秸稈就地粉碎還田,簡直不要太方便。
但農耕時代麥收方式還是比較原始的,切割、剝殼、脫粒等每步都是需要人工分開完成,耗時又耗力,不可謂不辛苦。
這第一步便是手工收割小麥。
安清親自給胤祺示范,彎下腰,弓著身子,左手抓住成熟的麥稈,右手把鐮刀深入到麥稈根部,然后用力一拉,只聽得呲啦一聲,麥子就被割掉了,左手抓住割掉的麥稈,輕輕地放到地上,然后,便是一直重復以上的動作。
胤祺如今干起農活來已經很是像模像樣了,即便他并未收過小麥,但在嘗試了幾次后很輕松地就上了手,甚至沒過多久,收割小麥的速度已經能和安清不相上下了。
這一分多地的小麥本就不算多,即便是讓安清一個人來,最多兩個時辰也就全部能收拾齊整,更何況這會他們人是真的不少。
她和胤祺負責在地里收割小麥,紫蘇和翠柳帶著其他人把地里的麥子運到麥場,平鋪開來進行暴曬,為接下來的脫粒做準備。
至于所謂的麥場,就是把收割完的麥子進行脫粒的必備場所,大都位于大片麥田的地頭,在麥收之前會提前把這片土地硬化、磨光,供后續暴曬脫粒之用。
但安清這田地太小了,確實也沒這個條件,于是,她便在院子里選了一塊石板地當麥場之用。
約摸著大概過了一個時辰的樣子,安清和胤祺終于合力把這塊地的麥子全都收割完成了。
清晨的露水把兩人的褲子都打濕了,額頭的汗水,還有衣服上粘著的麥芒麥屑,不得不說,他們現下這副樣子真的是狼狽到不行,但兩人對視了一眼后,卻發自內心的笑了起來。
這大概就是豐收帶來的喜悅吧。
把麥子收割完成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麥子經過暴曬后,還要進行反復碾壓,讓秸稈、麥穗和麥粒脫離開來。
若說收割麥子可以避開午間熱浪的話,那么碾壓,就必須得在午間或者午后進行了,因為那會正是鋪在麥場里的麥子,被曬的最干透的時候,此時碾壓麥粒也最好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