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把話說完,“是,太后,奴婢一定把您的叮囑帶來。”
說罷,紫蘇又突然看向烏蘭嬤嬤,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烏蘭嬤嬤怔了下,不由開口道:“怎么,五福晉也有話帶給老奴嗎?”
紫蘇點了點頭,先是下意識瞥了眼太后,才開口道:“我們福晉讓奴婢同嬤嬤說,若是太后又不好好吃飯了,勞煩您就派個人過去同她說一聲。”
聽到這話,烏蘭嬤嬤先是一愣,隨即忍不住笑出了聲來,“成成成,這感情好啊,回去告訴五福晉,老奴記著了。”
說罷,她還頗為調侃地看了太后一眼。
太后臉上先是閃過了一絲無奈,然后也不由地笑了起來。
紫蘇雖看不懂太后主仆兩人的眉眼官司,但見到太后終于笑了,她的心也隨之放到了肚子里。
特別是當她告退時,太后竟還讓烏蘭嬤嬤親自把她送出去,這可意味臉面啊,當然,這臉面不是給她的,而是給她們主子。
太后以這種方式向眾人說明,五福晉因身子抱恙不能前來盡孝的由頭是她老人家親自認可的,那這不孝的帽子自也是扣不到她頭上了。
把人送出寧壽宮后,烏蘭嬤嬤便匆匆趕了回來,滿臉笑意道:“您說這巧了不是,方才您還交代老奴去讓五福晉避避風頭,沒想到你們祖孫倆竟想到一起去了。”
太后手持著一串翡翠念珠,眼底明顯帶著絲笑意,“她向來是個聰明的。”
“不過,五福晉即便不能來,但還是心疼您的,還特地讓那她那侍女給老奴傳話,還不是怕您又鬧小孩子脾氣,不好好吃飯呢。”烏蘭嬤嬤笑道。
之前每每太后胃口不好,五福晉那段日子定會想法子折騰些新吃食送過來,之前她們還沒發現,只以為是碰巧,但這一次兩次還行,巧合多了她們自也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不過,還真別說,有時候連烏蘭嬤嬤都覺得神了,五福晉折騰的那些東西,竟還真就對太后的胃口了,她老人家每每都能吃不少呢。
太后也無奈地搖了搖頭,自從上了年紀,胃口本就小了不少,偶爾食欲不振也屬正常,但那孩子是心細的,看在眼里也記在了心里,還不嫌麻煩地各種折騰,真是難為她有這份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