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清確實沒理由送個公主過去。
但是,她卻忽略了重要的一點,這兩年的戰(zhàn)事對大清來說也是消耗極大的,胤禛如今在戶部當(dāng)差,自是清楚如今國庫有多緊張,若是此時再起戰(zhàn)事,他們怕是真承擔(dān)不住了。
在這種情況下,還真沒辦法確定他皇阿瑪會不會準了準噶爾的求親,也算是換的一個暫時的緩沖,給大清爭取些休養(yǎng)生息的時間。
不過,五弟妹畢竟是身居內(nèi)宅的婦人,考慮不到這些倒也是情有可原。
“四、四哥,是有什么不對嗎?”胤祥見他四哥這般反應(yīng),心里又不由沉了幾分。
胤禛一抬頭,這才發(fā)現(xiàn)臉上滿是忐忑之色的胤祥,心里暗暗自責(zé)了起來,這些日子也是他大意了。
也是,十三弟可有著兩個妹妹呢,這些日子定是擔(dān)心壞了吧。
“十三弟,你五嫂出身蒙古,對此事的見解是有一定道理的,你就別太擔(dān)心了,我也覺得,八妹應(yīng)該沒事。“胤禛道。
不過,他之所以認為八公主沒事,并不是像安清那般,相反的,他卻認為他皇阿瑪很有可能會準了這事,那他為何又會八公主應(yīng)該會沒事呢,是因為他覺得八公主前還有六公主和七公主,就算他皇阿瑪真的要送個公主過去,那最危險的也不是八公主。
這也是他額娘前段時間為何這么著急把他五妹的婚事定下來的原因,給公主指的婚事從來都是從長到幼輪的,沒特殊情況的話,沒道理跳過指誰。
胤祥眼睛瞬間亮了,心也瞬間放回了肚子中。
他四哥向來不說沒依據(jù)的話,既然他都這般說了,那便沒什么好擔(dān)心的了。
時光匆匆而過,四公主出嫁之日終于還是來了。
十一月底,四公主以‘和碩恪靖公主’的封號下嫁給了喀爾喀的墩布多爾濟,這日,公主的儀仗浩浩蕩蕩出了紫禁城,朝著蒙古草原方向而去。
安清當(dāng)初猜想的并沒有錯,康熙對于這個第一個遠嫁漠北的女兒心里還是懷著愧疚的,從公主陪嫁的數(shù)量,以及各種婚禮事宜上均可看出,最后,他還讓七阿哥和十阿哥兩位皇子弟弟,一起護送著他們這位四姐北上。
這可是之前出嫁的公主中從未有過的殊榮,即便是康熙最喜歡的女兒二公主榮憲公主都未曾有過。
安清和八公主站在紫禁城圍墻上,目送著她的離開,遠遠瞧著,那載著四公主的馬車的車窗被輕輕掀起了一角,里面的人顯然在回望著這座曾經(jīng)住了十幾年的皇城。
按照慣例,公主遠嫁蒙古后,一般是要十年才能回來探一次親,所以,這一別還真的是故土難回了啊。
安清心里不禁泛起了一絲悵然,來這紫禁城這么久了,她一直故意不讓自己去想科爾沁的一切,即便是想了也會主觀選擇忽視自己的情感感受,但就在此刻,她還是不得不承認,她想家了,想她阿爹阿娘哥哥們了。
上一輩她沒有家,從小長大的孤兒院也在她上大學(xué)后就被拆了,雖還是在原住址上新建了一所更新的,但卻早已物是人非,她上大學(xué)后便沒再回去過,只偶爾和曾經(jīng)的院長媽媽聯(lián)系一下,但因著人家有自己的家庭,她也不好打擾,所以,從本科到博士,她的家也就是學(xué)校的宿舍。
但這一世卻不同了,她擁有上一世做夢都想擁有的一切,但卻陰差陽錯嫁到了這紫禁城,有家也不能回,有親人卻又不能相見。
這一刻,安清想要回家的心達到了頂峰。
“五嫂,你沒事吧?”八公主輕拍了拍安清的手臂,一臉擔(dān)心地問道。
安清怔了下,這才回過神來,“放心,我無礙,就是有點不舍你四姐。”
八公主一聽是這事,忙貼心地勸慰道:“沒關(guān)系的,五嫂,明年木蘭秋狝咱們就能見到了。”
安清笑了笑,對啊,明年木蘭秋狝就能回去了,屆時她阿爹阿娘定也過去的,到時候他們一家人便又能見面了。
再說了,木蘭圍場本就離他們科左后旗不遠,說不定她還能回去瞧瞧呢。
不過,安清看到八公主的反應(yīng)卻有些意外,她本以為以八公主的性子,四公主出嫁她應(yīng)該會很難過才是,但現(xiàn)下一看,她好像比自己還淡定。
八公主笑著解釋道:“反正我過幾年也會嫁去蒙古的,以后和四姐見面的時間還長著呢。”
而且,她和四姐都說好了,她留在京城這幾年會多替四姐去陪陪郭母妃的,所以,她如今算是帶著四姐的囑托留下的,倒也沒這么難受了。
想到這里,八公主又偷偷看了安清一眼,她和她四姐還約定了另一件事,日后她們在蒙古那邊,有機會也會好好替她五嫂照顧她阿爹阿娘的。
她們五嫂是這么好的一個人,沒有人會不喜歡。
安清看著這個當(dāng)初一提會嫁到蒙古就滿面愁容的小姑娘,搖身一變竟成了談起自己的婚事能這般坦然,心里也是著實為了八公主開心。
也不枉這些日子,她有意無意對其進行的那些開解。
歸根到底,她們都是滿蒙聯(lián)姻下的那顆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