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內侍將他扶起。
當他的身影出現在宮門口時,所有聲音都沒有了,大家都在望著他。
他被內侍從車輦上攙扶下來,望著面前這些虛弱又執著跪著的人,將目光落在了良樺夫人身上。
“良樺,連你也不認同我得做法?”
良樺夫人以頭嗆地,“良人,我為你的夫人,你對有勸諫之責,活人殉葬終是不妥。”
凍雨
安定君胖胖的臉上看不出表情,他將目光落在了這場爭端的開始,秦歧玉的身上,他問:“若今日,站在你面前的,是你曾大父,你可還會這樣做?”
秦歧玉面色蒼白,緩緩抬眸,堅定道:“會。”
這一聲會,讓安定君百般糾結的心結散去大半。
他望著宮門口的數千人,終是道:“傳本王令,自今日起,廢人殉。”
不知是誰喊出第一句話:“王上英明!”
緊隨其后數千人附和:“王上英明!”
而后百姓們也加入其中,“王上英明!”
聲浪一聲更比一聲強,“王上英明!”
眾人的喜悅不似作假,原本還暗藏和老秦王比較,認為所有人都看不起自己的安定君,在這一聲聲真切的“王上英明!”中,散去了扭曲的心思。
被權利迷昏了頭的安定君,終于找回了曾經的自己。
他道:“都散了吧,莫要鬧了。”
害怕他懲罰的眾人松了口氣,便聽他道:“都回家養身體去,成何體統。”
“王上英明!”
秦歧玉和褚時英對視一眼,均看到了雙方眼中的釋然。
當年,老秦王薨后,安定君按禮制活人殉葬,埋葬了近一萬人,哭嚎聲一直回蕩在咸陽。
那時秦歧玉沒有能力阻止,現在他可以了。
第八十八章 國葬入陵墓
回了宮的安定君, 將門口跪在地上的一眾妾室一起帶回了宮。
他沉默地坐在寢宮內,憐惜地撫摸良樺夫人割傷的手指,“痛嗎?”
良樺夫人躺在他腿上,用另一只手扶上他的胸口, “良人, 你可痛?”
安定君什么都沒說, 只是拉起良樺夫人,將其緊緊抱住,良樺夫人輕輕拍著他的背, “良人, 別心急, 一切都會好的。”
過了許久,安定君方才松開良樺夫人,問道:“你那般嬌氣, 怎會想出血諫這個法子?”
良樺夫人就嘆氣說:“是時英勸我的, 她說, 我是即將為后的人, 一國王后不可只想自己得失, 應為國考慮,為良人考慮。”
安定君便笑了, 這是他當了秦王之后露出的第一個笑容,他道:“你做得對。”
是他昏了頭,當他被千夫所指時, 可能不是他們看他是新任國君所以想要拿捏他, 而是他得做法真的是錯的。
現在冷靜下來想想, 他怎么能讓那些有家人的人,去直接殉葬。
而后安定君一道道書令發了下去, 首先是十日后再開大朝會,商討老秦王謚號及喪葬流程,還要給鄭、陳、呂三國發葬貼。
其次是重新梳理朝中布局,蔡公已老久不任相國,他需要一位相國輔佐。
最后是封良樺夫人為王后,其余妾室按資歷排位。
整座秦國朝廷再次運轉起來,老秦王一生功過,經大朝會議出,其在八國混戰中帶領秦國大放異彩,廣收國土,將秦國推上四國之強。
但卻也做出下令坑殺俘虜之事,讓秦國失去三國相助,被當做蠻夷,故而要取“襄”字,有輔助之意。
輔助?
身子還沒養好的秦歧玉冷笑,但觀秦朝歷史,有哪位王上還有老秦王的功績。
想著那個逗弄小秦崢之余,還要問他秦國政務的老人,他在朝堂之上據理力爭。
“秦國從彈丸之地發展到如今,曾大父功勞最大,就算下令坑殺俘虜也是因無糧養不起這種現實因素。
在當時,無論秦國的王是誰,哪怕那件事發生在呂國、陳國、鄭國,他們的國君都會做出一樣的選擇,養不起只能放棄。
曾大父在位五十六年之久,生前一直操勞,政務從不耽擱,只評一個‘襄’字,太過了!”
安定君亦對自己親父敬佩有佳,聽到大家評議親父只得一個襄,心中正憋著氣,秦歧玉話音剛落,他便道:“你認為,應評為何?”
秦歧玉道:“我認為曾大父榮耀依舊顯赫,謚號應為‘陽’。”
“威烈如陽,燦照厚土。”
安定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