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碗湯藥、稀羹被分發下去,災情暫且穩住。
焦頭爛額的褚時英,終于有時間在洞西城尋找適合開商鋪的地段了。
自然也不需要她找,她只是有所意向,富戶們便巴巴捧著自家好地段的商鋪位置找來了。
這還有什么好說的,褚時英毫不客氣,挑了被她吸納進洞西班子中,有實力有頭腦之人背后的商鋪,要跟這樣的人合作那才行啊。
褚家商鋪的雄鹿旗幟,在洞西城飄揚,他們先后開了糧鋪和布鋪,至少在未來幾年中,洞西需要靠褚家商鋪來穩住物價。
然后他們也開了玉鋪,秦人喜玉,不管是玉簪、玉佩,亦或是玉盤、玉碗都愛,待此間事了,褚時英會將所有注意力放在玉礦上。
等朝廷終于在數輪爭吵中,選出暫代洞西郡守的官員,并確定事急從權,從附近郡縣調配糧食賑災時,便到了褚時英該走的時候。
災民們萬里相送,浩浩蕩蕩的人一眼望不到頭。
他們都知道了,給他們發放的賑災糧,那都是褚商自己的糧,后面糧沒了,是褚時英和富戶們做交換弄來的糧。
有人喊道:“夫人。”
“夫人,一路順風。”
“夫人,祝你誕下麟兒。”
“夫人,我們只認你當夫人,可別讓其他女人搶了你的位置。”
褚時英在牛車內笑得眼淚都出來了,也不知道他們從何處得知她嫁給秦歧玉后一直無子,還操心起她這些事了。
她從車窗中探出頭,伸出一只手讓災民們不要再送了。
這一去洞西,來回便是兩個月過去了,等她回咸陽城的時候,秦歧玉就在城門口迎接。
見到她的牛車主動上前打開車簾,伸出一只手,褚時英就含笑將手放在他手上,然后輕輕被她抱了下來。
秦歧玉無比感懷道:“夫人,瘦了。”
褚時英抬眼看他,“嗯,良人你也瘦了。”
他們兩人,一人深入洞西,每日睡不夠兩個時辰,睜眼想災民,閉眼想糧食。
另一個周旋于朝中各種關系中,極盡全力調配糧食藥材用以賑災,又要時刻憂心褚時英安全,根本無法安睡,是以都清減了不少。
周圍有百姓好奇看著兩人,便見褚時英十分坦然的吩咐道:“我餓了,想吃你做的炙羊肉和白羹了。”
而他們秦國公子就牽著她的手往城里走,“好,回家給你做,還想吃什么?家中還給你備了紅棗蓮子羹補氣血。”
第六十一章 他怎么知道
賑災的燃眉之急已經被解決, 褚商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洞西郡極其附近百姓,無人不知褚商。
褚商以此種方式第一次在秦國亮相,便被眾人稱贊為義商, 之后秦國各郡縣均以褚商到他們那里開商鋪為榮。
對此, 全然都是意外之喜。
褚時英在出發前往洞西郡前, 也是經過了好一番心理斗爭的,商人逐利,她用褚商存糧去洞西賑災, 相當于平白咬下身上血肉, 疼得心抽抽。
然她想到褚鮮創立褚商, 要成為義商的初心,終還是咬牙決定,他們率先進入洞西賑災。
那時賑災之事刻不容緩, 她甚至沒有時間去和秦國討價還價。
我替你賑災, 你給我什么好處?
甚至做好了褚商的付出會如流水一般, 潑出去就沒了的準備。
加之她幼時經歷過亡國逃難, 知道災民艱辛, 這才提出自己要去往洞西。
她自洞西而回,只在家中休整了半日, 便被秦歧玉領著進宮面見老秦王,細細將洞西所見所聞告知。
老秦王對她自是夸獎安撫,并直接承諾, 褚商日后商稅, 只需繳納兩成, 要知道秦國商稅繁重,幾乎占據獲利一半。
現在看, 她去洞西賑災這個決定真是再正確不過。
“玉,”老秦王坐在西殿榻上,詢問他,“治災之事你可有頭緒?”
秦歧玉長睫掀起,黑瞳看向在老秦王手邊案幾后跪坐的褚時英,滔天波瀾隱匿在看似平靜的眸光中,方才轉向老秦王。
拱手道:“孫兒認為治洞西,重在三點,一是秦國管轄洞西郡的力度,二是大開洞西郡艱險道路,三是治理渭水水患。”
“此三點缺一不可。”
褚時英暗自點頭,洞西郡守之所以敢隱瞞災情,還不是自己仗著天高秦王遠,無人能管束,無法無天,儼然成為洞西的王。
加之路難走,形成天然屏障,導致洞西方圓的人,出也不好出,進也不好進。
而治理水患那更是重中之重,不將水患治理好,那洞西年年都需要人力賑災,秦國國法又與賑災沖突,實在不好弄。
她看向自己對面的秦歧玉,他白玉無瑕的面龐上鼻梁高聳,眼睫又濃又密,像蝴蝶翅膀一樣輕緩忽閃著,繼而道:“孫兒舉薦一人,至洞西治水。”
老秦王眉間深深的溝壑聽聞他這些話都平整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