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天意神韻牽連其尸身各部拼湊而成的‘完整神韻身’,在這剎那就有顯露出來的跡象——而勉力支撐、掌控這具完整神韻身的‘鑒真執(zhí)念’,在這一瞬就有了飄忽空茫、忐忑不定的跡象!
所謂執(zhí)念,如鐵釘楔入鋼板之中,非是機緣巧合,絕不會有半分松懈,絕不可能‘飄忽空茫’、‘忐忑不定’——
旦有‘飄忽不定’之跡象,也就說明這執(zhí)念始有渙散的征兆!
蘇午看到鑒真眼球震顫著,一股股黑血沿著老僧雙眼眼眶往下流淌,頃刻間就浸漫過其滿面溝壑皺紋,他心念一動,剎那遮瞞去了自身今下流散向外的氣韻,只以尋常狀態(tài)示人,同時向鑒真喝了一聲:“鬼佛尚未斬除,你豈能就此而去?!”
‘鬼佛’此名,于鑒真而言,直如定海神針一般!
蘇午陡然收攏一身氣韻神韻,直接道出此名,鑒真才有渙散征兆的執(zhí)念,一剎那就又凝聚了起來!
他又看了蘇午一眼,才低頭緩緩擦去眼眶中流淌出的污臭黑血,緩聲說道:“打破虛空,見神不壞……
此武僧修行之境,指武僧以力破去萬般虛妄,直見真神,而心性亦不朽壞。
其實此中武僧的心性是否朽壞,還須看那‘真神’是否足夠強橫,能夠震毀他的心性……”
說到這里,鑒真擦干凈了眼眶中淌出的黑血,又瞇眼看著蘇午,開口道:“今時貧僧就好似那要證見‘打破虛空,見神不壞’之境的武僧一樣,于萬般破碎中見到了‘真神’……”
他低下頭去,停頓良久,方才道:“何等心性,方才能在你處,見‘神’而不壞?”
在初入大唐時空,見得鑒真留影之時,蘇午曾與之有過一番關(guān)于‘打破虛空,見神不壞’的議論。
而今在此時,卻是由鑒真再次提起了這個話題。
自那時至今,又有許多事情發(fā)生。
從前的‘打破虛空,見神不壞’,與如今的‘打破虛空,見神不壞’,又有天壤云泥一般的差別了。
鑒真今下對蘇午的問話,更似是他自身的一番感慨。
蘇午對鑒真的問題并未回應(yīng),他面露笑容,開口說道:“先前未曾完成這一次‘圓滿之我’的修行時,我還稍微有些擔(dān)憂,怕不能在從那‘天之根脈’當(dāng)中,奪回長老的些絲性意。
如今終于完成這一重修行,今下倒是沒有這般擔(dān)憂了。
大和尚,請你自顯‘完整神韻身’,我來追溯你這一身天意神韻的根源所在,看看其中是否還存留有你的些許性意?”
“多謝了。”
鑒真和尚點了點頭,他卻未有當(dāng)場顯出完整神韻身,而是以目光掃視四下。
蘇午也知其意,一彈指,虛空之間、冥冥之中頓有一縷因果扎根,那稍微一縷因果轉(zhuǎn)動繁衍起來,即在剎那之間匯集道法神韻,游曳過這座道觀四下,將這座道觀封鎖了起來,使此間暫不為其他人所能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