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龍都在這‘六耳鬼蜮’內留下了自己關于‘三天雷霆符箓’修行的種種體悟——蘇午看著封面上的字跡,隱約明白了甚么。
此間收藏的種種修行法門,只怕不是為了供下一個來客閱覽的。
而是一種‘備份’。
蘇午翻開赤龍的《三天雷霆符箓修真》,書頁上,依舊一片空白,依舊在他合攏書冊之時,飛快合攏的書頁間隙里,浮現出密密麻麻的文字。
他把書冊放歸原處,看向了懷里的最后一部書。
這部書的封面上沒有任何字跡,翻開以后,內里的書頁亦是一片空白。
即便在合攏之時,亦未浮現一個字跡——這是一本真正沒有書寫任何內容的空白書冊,蘇午已經明白,這部書冊是留給自己的。
希夷世界的‘死劫規律’,應當便是須要在此間留下自身的一部修行法門。
否則,便無從自這希夷世界之內脫離,自身將一直被困守于此,直至在這鬼蜮之中淪亡。
明白了這一點,蘇午也未著急在空白書冊上留下甚么修行法門,他拿著空白書冊轉至左側的書架前,翻開了書架上唯一的那本‘原天大醮’。
‘醮’者,祭祀神靈之禮儀。
‘原天大醮’,祭祀‘原天’之神靈的儀軌。
道門諸般齋醮科儀之中,以‘羅天大醮’規格最高,所謂‘羅天’,即網羅諸天之意,羅天大醮合起來的意思,則是對羅天之內眾多神靈的祭祀活動。
羅天大醮設一千二百醮位,祭祀‘三天’之內的一切威靈。
而‘原天大醮’,蘇午未曾在今時道門聽說過有此齋醮科儀——此般儀軌當中,設有之醮座必然極少。
能夠位居原天的神靈,能有幾位?
蘇午翻開薄薄的書冊,其上的字跡一個接一個躍入他的腦海——
“原天大醮,設四醮座。
以‘原始三清’為主壇尊座,下設‘太無之先’、‘太上大象’、‘太上玄元’三醮位。
焚香科儀:略過。
請水科儀:略過。
揚幡科儀:略過。
……”
在一長串的略過以后,終于有了一長段內容——
‘祭祀禮表’:須與‘原始三清’有涉之諸般神靈作為祭品犧牲,以‘三官位’奉于祭壇之上,而后誦持‘原始三清大天尊’之尊號,向天奏表。
‘原始三清’受享祭祀,降賜諸般,無所不包。
何所謂與‘原始三清’有涉之神靈?
即——以修持三清神譜之類為第一品最高;
以尊奉三清為祖師指類為第二品稍次;
以由三清諸般符箓轉修,另立道脈之類為第三品再次;
以受感三清神韻而后通修行,成神靈者為第四品;
以受感大道神韻通融于自身修行之中,成為神靈者為第五品;
以享受天地奉養,食用五谷肉食,自悟修行,成為神靈者為第六品;
……
凡稱頌‘三清’之名,祭祀過‘原始三清’,此后成為神靈者,皆錄入第九品,亦可作為祭祀犧牲,供奉于祭壇之上!
九品祭祀——近乎包含了羅天之內所有生靈!
所有生靈,幾乎都與‘原始三清’有涉,可以成為它的祭品犧牲!
只要在天地之間食用過五谷雜糧,草木菜蔬、禽畜肉食者,若成神靈,便可以被作為祭品,祭祀‘原始三清’!
為何一定要與‘原始三清’有涉,才可以作為祭品祭祀給原始三清?!
蘇午此時終于明白——
原來這就是心圣所言的‘諸我歸一’,乃是一切修行之頂點、之大圓滿的‘例證’——與原始三清有涉之類,便被‘原始三清’認定是它的‘外我’了——它亦在匯集‘諸我’,將‘諸我’合一!
第1182章 、素王元神
轟!
蘇午手中那部《原天大醮》書冊驟然間熊熊燃燒起來!
熊熊大火中,堂屋內的一切陳設都在斑駁,脫色,衰枯,就連蘇午,亦在逐漸變得斑駁、褪色——他還未有留下自己的修行法門,不能脫離‘六耳鬼蜮’,就此躲避‘三清’此時看過來的一束目光,亦更無法隨六耳鬼蜮一齊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