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后萬不可再引原始雷祖、亦或其他神靈相關的祖師降下大道紋韻、零碎神韻來梳理符箓法體。
縱然引來零碎神韻、大道紋韻,亦只能用之以淬煉與之相連的種種符箓。
譬如若引來原始雷祖北陰圣母的大道紋韻,可以用之淬煉洗禮自身雷法符箓,
萬不可引之梳理自身符箓法體。
——蓋因不同神靈所在神譜廟系,皆可能南轅北轍,引兩種不同廟系下的大道紋韻來梳理符箓法體,其結果極可能互相沖突,并不利于符箓修行。
除非你真正通悉不同神譜廟系之間的主從關系,能溯源出兩位不同神靈所在神譜廟系,乃是一脈相承的,如此情況下再引兩種不同廟系下的大道紋韻來梳理符箓法體,倒是不會有任何好處,甚至增益超乎想象。
但這種情況極其少有。
現下道門總結出的神譜廟系,也多雜亂無序,不成體統。
大多數道士也沒有此般‘能引來兩位乃至更多神靈降下大道紋韻’的‘困擾’。
某這話是專門用來提醒你的。”赤龍真人又囑咐了蘇午一番。
“我記下了。”蘇午點頭答應道。
……
十余匹壯馬拉著板車徐行。
‘鼎靈’坐在最前頭的板車上,為源清老道指引前路。
一行人若乘船前往天威道壇,從五通渡口出發,不出半日即能到達天威道壇所在的‘運州’,而走陸路的話,則要消耗一天時間。
北閭山眾道天不亮的時候即啟程出發,
中午在路上盤桓了小半個時辰,吃過了午飯。
如今黃昏已至,夕陽西下之時,
終于臨近了‘天威道壇’在運州‘鳳山’上的道場。
鳳山在運州當地還有名氣,
然鄰居州府縣城之民眾,若不常往運州來,根本就不清楚有這一座山,只知‘天威道壇’立在運州之中。
此山高不過百丈,然而山勢較為陡峭,在天威道壇尚未于此處立下道觀之時,鳳山周圍人跡罕至,只有幾個野道在山上結廬而居,往來翻山越嶺,挑水擔柴,甚是辛苦。
天威道壇開脈祖師領眾弟子云游至此,受幾個野道邀請,先于此地暫居了數月,此后便定了立道觀于此的心思。
隨后打出‘閭山法脈天威道壇’的旗號,于此間立旗。
立旗之消息一經傳播出去,
便有土教、巫教、佛門等等各方勢力打著‘攻伐邪祀’、‘破滅外道’的旗號,圍攻天威道壇開脈祖師及其座下眾弟子。
天威道壇開脈祖師自然克竟全功,成為此戰最終贏家,方才在鳳山上立下道觀,令敗在自己手下的諸外道人物開山鑿路,燒山毀林,歷經半年時間,那些外道人物都不知累死了多少,終于從山下開辟出一條直通山頂天威觀的階梯道路!
這綿延向山頂的石階,后來幾經修繕拓寬,終成今日規模。
寬闊得足以人畜并行的石階兩旁,一道道旗幡迎風飄展。
天威道壇弟子守在山階折轉處的一道牌樓前,眼神睥睨地望向下方聚集而來的十余架馬車,赤龍真人斜靠在板車車幫子上,抬眼看了看那牌樓下聚集的十余個天威道壇弟子,揮手招來一個在他這里做雜役的紅頭師公,說道:“你去!
去知會道壇上管事兒的人,
就說北閭山赤龍真人前來山門拜訪!”
那紅頭師公在北閭山這邊受盡了苦楚,雖然每日不曾忍饑挨餓——北閭山未克扣過他的飯食,但這樣終日勞作,終究是比不上在天威道壇受盡尊榮,到哪里都有抬著捧著的日子。
其當下聽到赤龍真人所言,竟是讓自己回道壇上去——
紅頭師公頓時大喜過望,連連點頭:“一定將您的話帶到,一定將您的話帶到!”
周圍同樣被拆毀了符箓法體,在北閭山門下做苦役的幾個紅頭師公見狀,紛紛向那人投去艷羨的目光。
他們何嘗不想脫離苦海呢?
赤龍真人自然注意到了這些人的目光,未有在意,咧嘴笑了笑。
倒是坐在他旁邊的蘇午這時說道:“你們也都是道壇上的師公,就都去吧!
結伴去天威道壇上傳消息!”
赤龍真人扭頭詫異地看了蘇午一眼,不過倒也未阻止蘇午做出這般決定。
眾紅頭師公聞言大喜過望,鬧哄哄地叩謝了赤龍真人、蘇午師徒,便一窩蜂地攀上山階,奔向那牌樓下守著的天威道壇弟子們!
山腳下,
只余鼎靈一人守在車隊里,未曾離開。
第630章 、壇主大師公
“那妮子!
來!
說得就是你,過來過來——”
赤龍真人看了看山階牌樓下,一窩蜂聚在那里的被俘紅頭師公們,正與天威道壇牌坊山門下的看守弟子糾纏,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轉而朝車陣最前頭的鼎靈招呼起來。
聽到他的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