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口鼻,經五大脈輪轉運,在周身奔騰數次以后,便化散而開,重新盤結于心脈輪上,形成一座座神位。
——當下,蘇午所進行的乃是‘集薪火法’的修持。
匯集開廟得來的諸多薪火,使之與自身交融,不斷映刻自身骨血深處的根稟,
結合自身開出來的一座座廟宇神靈,
最終凝聚成‘火神身’。
‘火神身’可以聚集諸多廟觀的力量,抵御厲詭的侵襲。
于蘇午而言,修成此身以后,最大的作用乃是令他可以跳過茅山巫教‘授箓’、以正箓修行‘符咒法體’的步驟,直接開始修煉‘魔身種道大法’。
經歷過東流島之事,三次踏入天人交感之境界后,
蘇午對‘火神身’、‘符咒法體’等類事物的了解亦越發深刻。
他愈來愈覺得,
此類修行,都是在借用天地的所謂‘神韻’之交變,在種種規律中倒模、鑄刻下自己的影子,自身肉體凡胎做不成的事情,卻可以通過這些天地神韻中的‘影子’,來推動完成。
譬如符咒法體能背厲詭過陰,
能役使山川龍脈之力。
火神身集聚薪火,亦可安放于廟觀之中,配享祭祀。
這二者皆有共通之處。
如此種種,讓蘇午生出更深層次的思考——‘天蓬肅殺咒印’修持到最后,乃修成‘陰天蓬印’,練就一道‘天蓬真形’。
這所謂‘天蓬真形’,是否也與火神身、符咒人形有共通之處?
甚至于,‘大威德金剛真意’,以及《佛諦大手印法》最終成就——第七大道次‘金剛總持道次’于眉心輪中成就的‘本尊’,也能歸于此類之中?
蘇午動念之間,
在他周身進出不斷的簇簇光火里,
隱約倒映出一尊九首三十四臂的大威德金剛影子。
他在試圖將‘大威德金剛真意’與‘薪火’匯集融合。
然而,
大威德金剛真意與蘇午于第二次天人交感境界中獲得的神韻水乳交融,此下融入‘薪火’之中后,反而壓得他周身涌動的薪火都有些黯淡。
——薪火品質層次,遠遠不及大威德金剛真意。
欲將二者融合,
首先需要提升薪火品質,洗練薪火,
現在強行將二者融合,反而操之過急。
蘇午漸漸止息了周身涌動的火光。
他睜開眼睛,
在書桌前坐了良久。
一些細細碎碎的聲音漸漸傳入他的耳朵里。
沉沉的嘆息聲傳來,
江老人沙啞而含混的聲音隨之響起:“萍彩,你來了啊……”
“我們有四十多年沒見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