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子車就是一塊兩邊有護欄的大板,架在一雙單杠車輪上的運輸工具,
這種運輸車,后面有兩根把手,可以由人推著朝前走,
前面有一根鐵鉤,
掛上皮帶,就可以拉著向前行。
蘇午拉著的這輛排子車,車上都是些被褥、衣服等看起來體積大,其實重量不多的東西,即便如此,師父還是給他分派了兩個青年女子來幫著推車,
而師父拉著的那輛排子車上,
堆積著米箱、兵器箱、炊具、陶壇等事物,
重量極重。
如此多的東西,
也幸虧陰喜脈灶班子一行都得了薪火加持,身體素質各有長進,所以推拉著雖然比較費力,但總歸還能推得動,帶得走。
若在先前,
帶著這些東西,眾人想在天黑前趕到四牛村,卻是根本不可能!
今次,
也是在天剛擦黑的時候,趕到了四牛村。
四牛村比青石碾子村更小一些,
村里并沒有甚么廟宇,
破落房子倒是不少。
見有外人來到村里,四牛村的好事者不免多問幾句,從何處來?往何處去?
你這大姑娘小媳婦賣不賣?
這些人問的問題越發離譜,
但一見李岳山亮出灶班子的身份,都紛紛噤聲,縮著脖子夾著尾巴各回各家去了。
不多時,
有村老送來幾根煮紅薯,
給陰喜脈灶班子安排了一個不算太破的空房子歇息。
筑土房里點起燈盞,
映出門口一側靠著墻的一座土炕。
土炕下的柴灶倒了半邊,
只剩火眼裸露在外,火眼里還有些蒙著塵的草木灰燼。
村老將幾根用樹葉托著的煮紅薯放在灶臺一角,
轉過身來,同李岳山慚愧道:“村里糧食沒有多少了,也沒甚么可招待掌灶爺爺的,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您多擔待。
那幾個碎嘴的混子,
我一定替您教訓他們。”
“本來是老漢叨擾你們,
哪里還會嫌棄你們招待不周?”李岳山笑呵呵地接過蘇午遞來的兩把馬扎,給自己與村老一人一把,靠著墻坐下,他拉著村老的手,溫聲問道,“近些時日周圍可算太平?”
“還算太平吧。”
村老點了點頭,
黑黃的面孔上,皺紋擠在一起。
渾濁的眼睛微微閃光,
思索了片刻,老人又道:“鄉野里的生活,本就是如此,少見甚么風浪。
只是前些時日,有兩個趕尸匠在我們村借宿了一晚,
聽他們說,他們是往百多里外的火川鋪去的。”
“趕尸匠?
是南邊那些散人脈義莊的趕尸匠,還是茅山巫的趕尸匠?”李岳山跟著問了一句。
蘇午悄悄走近,
支棱著耳朵聽師父與村老交談。
什么趕尸匠?
什么散人脈,茅山巫?
“他們說是從南邊來的哩。
是一個叫‘長福義莊’的地方來的。”
“那應該是散人脈了。”李岳山點了點頭。
第274章 、雄秀鎮
李岳山與村老閑談了幾句,
詢問了一些附近的奇聞異事,得悉此地較為太平,無甚詭事出現以后,
他對村老道:“老漢剛給二十多里外的青石碾子村開過廟,
那里已經是有神靈護持了。
你們四牛村人口也少,不妨和青石碾子村商量商量,兩個村合到一處去,都得廟神庇護,人數聚集起來,往來也有個照應。”
“這……青石碾子村的人能同意嗎?”村老聞言頗為心動。
“他們有甚么好不愿意的?
現下這光景,越聚集得起人來,越能在亂世里保住身家性命。”李岳山說道。
如此,兩位老者又是一番交談,
村老懷著心事,拜別李岳山而去。
他們倆說話的時候,
珠兒與青苗各自拿著掃帚、雞毛撣子等物什,把破屋里到處牽扯的蜘蛛網、土炕上的灰塵清掃過一遍。
蘇午把土炕下火眼里堆積的灰燼掏空,
發覺炕下這半倒塌的土灶竟還能用,
便和狗剩去外面砍了一些柴禾回來,把炕給燒熱了。
此時,啞女秀秀半靠在陰暗角落里,腦袋一點一點的,已經睡著了——她畢竟還是個七八歲的稚童,瞌睡總是比年輕人更多一些的,尤其是今天還做了那么多事的情況下。
土炕修筑得頗寬大,陰喜脈灶班子打橫睡在上面,多少有些擁擠,
但現下這天氣,擠一擠也暖和。
兩女照理在土炕上懸了一塊破布,
她倆先把秀秀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