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原習的視線被遮擋住,現在他只能看到莊冕安對面的人的背影了:“沒有。”
“那我坐在這了。”
兩個人對視,在他面前的人舉起酒杯示意,沈原習出于禮貌也喝了口橙汁。
“來這兒怎么點橙汁?”
“補充維c。”雖說沈原習不太習慣這樣的搭訕,但也沒有給對方難堪,開玩笑地回答道。
對方果然被這個回答逗樂了,抿了一口酒問道:“你不常來這吧。”
“是不怎么來。”
“沒怎么見過你。”看著沈原習的眼神總往自己身后探,他也轉過身去,“你在看什么?”
“沒什么!”沈原習本就是在偷窺,誰料到對面的人轉身的幅度過大,生怕他的小動作被莊冕安發現,立刻否定道。
“那你可以把時間分給我一點了嗎?”
“可以,額…其實我…”沈原習不知該如何解釋,閃爍其詞。
“你有目標了?”對面的人見怪不怪,反問道。
沈原習覺得似乎可以這么說,點了點頭。
對面的人沒有因此而離開,反而叫來服務員,給沈原習快空了的杯子續了橙汁,說道:“就簡單聊聊天,反正坐在這也沒別的事不是嗎?”
道了謝,沈原習和他又碰了杯,兩個人自然而然地聊了起來。大多是沈原習在聽,對面的人見沈原習年齡小,不停給他分享著圈內的各種見聞。
被刷新的下限,被顛覆的認知,原先非黑即白的地帶逐漸變成灰色,沈原習從別人的口中了解著這個自己不熟悉的世界。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風波,同性戀也好、異性戀也罷,總是有奇葩存在的。環境塑造人不是沒有道理,萬千種不同的生長背景之下,就有萬千種性格的個體。吵架、扯頭花、罵街……這些在刻板印象里大部分只屬于“中年婦女”的特征,其實不該有性別標簽。
“聽我講了這么多,你可別對愛情失去信心。”那個人自顧自地講著或真或假的故事,唬得沈原習不敢插話,“我大學里認識的一對,今年才去國外領證了。他們倆之間從來沒有過這么draa的事情,所以說,還是得看人。”
“你是怎么知道自己…是…”沈原習聽了一整晚,終于問出了第一個問題。
“知道自己喜歡男的?”對面的人一聽這開頭就猜到了他要問什么。
“對。”沈原習不太敢問,總覺得這樣侵犯了別人的隱私,而且也有點傻,“你要不愿意講也沒事。”
“我都跟你講了那么多了,還差這一點?”對面的人舉起酒杯,又和沈原習碰了杯,笑著說道,“我初戀,是我高中的一個體育生。那時候身邊的男生都愛看美女,就我喜歡看體育生訓練,看多了就被我初戀勾走了。”
“被勾走了?”沈原習語氣上揚,又悄聲問道,”你那時候沒猶豫過嗎?對方是個男的。”
“沒有哎。”似是陷入了回憶,“那時候年紀也小,懂什么啊,就感覺性別沒那么重要。再說了,本來喜歡一個人也沒規定必須要喜歡異性啊。”
在沈原習愣神的時候,對面的人用手指點了一下桌面,彎下腰低聲說:“我先走了,剛進來一個長得還不錯。”
沈原習眼前的視野恢復,莊冕安和他對面的人卻已不在。裝作不經意地左右看了一圈,喝完了杯子里最后的一點橙汁,沈原習走出了酒吧。
喜歡是不可以被計劃的,無法被安排的。其實沈原習早已想過,若遇不到心動的人,他也不強求那份感情。可即使他已經自以為心寬,在真正面對這份悸動的時候還是被束縛住了。
潛移默化的影響最容易被人忽視,也最容易產生深刻綿長的影響。
喜歡一個人,喜歡的就應該是那個人,僅此而已。已經喜歡上了,那對方一定有吸引自己的店,外貌、性格、談吐……在此之后還糾結性別,其實只會折磨自己。
沈原習決定不再讓自己內耗于性別問題,真正盡力去做到只遵循自己的內心。
莊冕安自然是看到了沈原習的,也看到了他和對面的陌生人相處融洽的模樣。
微信上表現著要追“我”的樣子,現實中卻在接觸其他陌生男人。
渣男。
莊冕安的愧疚感自此減輕不少。
他安慰自己,既然得知了對方也并非是全心全意的,那么也不必為一開始的不真誠而感到抱歉。
他決定今晚不回沈原習的消息。
可沈原習沒再給莊冕安發消息,準確來說,是沒再給“安姐”發消息。
年輕小孩果然,和莊冕安預想的一樣,缺少耐心。
不過這樣也好,他不用再撒謊了。
但晚上,莊冕安又在sleep看到了沈原習。大概是為了替“安姐”打抱不平,莊冕安對前來拼桌的每個人都來者不拒,歡聲笑語的一桌與沈原習和他那杯孤獨的橙汁構成截然不同的兩個場景。
莊冕安在感情上不算什么好人,一貫以來的態度都是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