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飄到了上空,穿梭回了他的記憶里,成了旁觀者。
那個叫姜南的年輕人如何緊貼在柱面上,鴨舌帽死死壓住了他的大半張臉,他的視野受限,卻還是一眨也不眨地盯著地面上的幾雙皮鞋。
他看見那個叫岑歸年的年輕人停下了腳步,他衣服上的飄帶被夜風吹起又落下,如此往復,并不因為主人的停駐而暫停。
心中隱秘難宣的感覺讓他湊上前去,盡管他是如此清楚自己只是個靈魂體,他還是繞開了幾個隨行的人,飄到了他的側邊。
他是如此清晰地看見了岑歸年的表情——冰冷的雙眸和嘲諷般的笑容。
他嚇得往后栽去,又掉進了入場時擁擠的人群之中。
這次他直接和濕漉漉的紅毯來了個接觸,摔下來的那一刻他雙手下意識擋在了身前,于是地毯上多了兩個顏色更深的紅手印。
盡管他還是靈魂體,但面對著無數的閃光燈和攝像頭,他還是快速又狼狽地爬了起來。
他在紅毯上,看見那個叫姜南的年輕人的動作是如此突兀和不和諧——他拼命壓著自己的帽子,像是在找地面什么東西似的弓著身子,明明心里對自己說的是別讓人注意,做出來的行為卻好像巴不得全世界都看向他那般明顯。
他又看向岑歸年——他還是那副嘲諷的表情。
好吧,他作為一個旁觀者對姜南這個年輕人落下了評價:跳梁小丑。
天空中傳來聲輕咳聲,他被拽了現實。
于是因他評價而產生的名為難堪的情緒自他腳底攀升,不由分說地就將他整個人吞噬。
自作自受。
他的腦袋很快就對面前的情況做出了判斷。
岑歸年看見了他,岑歸年叫人抓了他。
簡潔的語言將他一天的煎熬與躲避化作了冷冰冰的一句總結。
他在其中扮演著既重要又不重要的角色:他的情緒不重要,他的身份很重要。
一個……具有危險性質的分子?
好吧。
天花板裝的燈還是太刺眼了些。
姜南想,看得他眼睛又酸又痛,生理淚水都扒在了眼眶邊呼之欲出。
姜南嘴唇動了動,哦,是這樣啊。”
他內心有再多的波動都不過是囚于一地的洪水罷了,旁人看不見也摸不著。
在警官的眼里,他不過是垂下腦袋無聲等待宣判,借著撕扯自己指甲上的倒刺來宣泄內心忐忑罷了。
似乎是低頭帶給人的印象,面前這個人渾身散發著逆來順受的謙卑溫和還有沉默寡言。哪怕是僅有的眼神交匯里,也只能讓人感覺到一種安心的舒適感。
沒有人能把他和經紀人口中的那個偏執病態的跟蹤狂畫上等號。
警察接著喝水掩蓋住自己探詢的眼神。
如果是裝出來的,他只能說對方實在太會拿捏人心了。
為了拿到申辦這次活動的資格,鵬城前前后后忙活了大半年。無疑,這次的活動無論放在哪座城市來看都是一塊香餑餑,這正是前一座城市攬在自己手里不撒手的緣由。
今年是第一次放手給各座城市競標,鵬城好不容易爭取到了這個名額。
流量與曝光向來都是雙刃劍。
深知這點,塵埃落地以來官方還是絲毫不敢松懈,上上下下統籌確保萬無一失。如今終于熬到了活動當天,各方都不會希望因為這次突然的事件讓本次活動的口碑反撲影響后續的各類活動。
尤其是在公眾人物安全事件——這個在近幾年來備受爭議的話題上。
但偏偏保安幾人浩浩蕩蕩地架著人走出場館的視頻和圖片在網上傳了出來,經過粉絲和路人的轉發后持續在發酵,對這件事的關注度像是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多方施加的壓力讓辦案的民警哪怕是對著這么聽話的嫌疑人也絲毫不敢松懈。
同時,這注定是一場很長的審訊。
考慮到這點,警察放下水杯出聲說:“我剛看見你身份證上的出生地,你是本市人,那你有沒有親人在本市?”
“是這樣的,”他補充說,“還是要通知一下你家人比較好,后續也可能需要簽字確認之類的。你有家人可以到場嗎?”
姜南聽見這話緩緩抬起了頭,他雙眼疲憊,眼眶微紅,語氣平淡道:“沒有。我家只有一個妹妹,還是未成年身體也不好,我不想讓她知道。”
沒料到這種情況,警察原本準備好的話哽在了喉頭換成了“那你自己其實也可以,不過……”
姜南讀懂了他未出口的話——要是岑歸年那邊堅持告他的話,紙根本包不住火,他妹妹早晚也要知道。
姜南其實想不明白,岑歸年現在對他恨到這個地步了嗎?
也是……
姜南想起自己以前對他做的事情,只能說自己這個境遇也是活該。
所以說人這一輩子是不能犯錯的,尤其是對別人。
問詢室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