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她和胤禛倒是真的沒有什么不習慣的,能夠出宮,對于他們二人來說, 就是極大的好事兒。
“昨兒胤禛還在說, 雖然貝勒府中看上去比外面大了很多, 但總覺得差了點什么。”星敏站在康熙的身邊, 對康熙說著。
康熙點了點頭, 臉上露出笑容。
“出去久了就習慣了。”
總歸是要出去住的, 一直待在宮里面也不像話。
旁邊富存聽著星敏和康熙說的話, 也露出了笑容。
四阿哥在皇上的心中地位越高,對于他們家以及星敏來說,自然就越好。
現在的費揚古,有一次的升官,從之前的內務府總管,變成了步軍統領,算是徹徹底底的掌管了整個皇城的安全,也從此可以看出康熙對費揚古的信任。
之前還只是掌管內務府,算是掌管整個皇家的衣食住行,可現在,卻是掌管著整個皇城的安全。
“宮中無事,朕本來只是出來看看,今日遇到你二人,那邊一同走走吧。”
現在京城,因為店鋪的開設,以及海外的通商,來來往往的人變得比之前多了不少。
而且,整個京城之中的下水道系統,在這幾年的時間里面,是狠狠地翻修了一次,道路也重新休整過。
雖然星敏沒有刻意地提出什么水泥這種東西,但是社稷大學那邊卻有人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
相信,不久之后,可能就會有一定的成果了。
康熙這幾年也是格外的喜歡出來晃悠,外面的街道干凈并且沒有任何的怪味兒,和很多年前截然不同。
以前的京城,雖然是天子腳下,可也只能夠保證一些區域的干凈整潔。
現在,街道上面增設了垃圾箱,下水道系統重新設計過,整個京城都變得干干凈凈,不會讓人感到不適。
“是。”星敏和富存對視了一眼,并沒有拒絕。
“前些日子,胤禛說你用皇祖母的名義開辦的那些什么福利院已經辦的不錯了?”
福利院這個名字,自然是星敏取的,也很好理解。
清代自然也是有福利院的,叫做育嬰堂,看這個名字就知道主要針對的是被拋棄的孩子。
但星敏的福利院對標的是后世的社會福利院,針對的是老人、殘疾兒童以及棄嬰。
老幼皆有所養一直以來都是古人對于社會情況的向往,也是所有人對社會的期待。
星敏拿到了太皇太后的那些遺產之后,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做這種事情。
康熙對此自然也是同意的。
“這一兩年,天下太平,福利院的孤兒都少了不少。”因為新的種子以及各種糧食的推廣,導致了這兩年百姓變得更加富裕了一些。
人都講究血脈親情,除非是那種特別沒有人性的父母,或者是實在是家里面沒錢,誰會把孩子扔掉呢?
康熙聽到這話,自然是很滿意的,自從他上任起來,這個國家的確是經歷了不少災難。
每一次災難,都會讓康熙陷入一種迷茫之中。
他自認為自己這個皇帝已經做的足夠好,可為什么老天爺還要降下禍端?
現在聽到星敏這樣一說,自然算是一件好事。
“我們讓社稷大學和福利院之間建立了聯系。”星敏在康熙的身邊介紹著。
這個年代,自然是沒有什么義務教育的,但是他們福利院的小孩因為規劃得當,倒是可以作為實驗對象。
普通人家,就算是六七歲的小孩兒,也能夠簡單的做一些活兒,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讓他們出來讀書。
“福利院的孩子,五歲便可以進入社稷大學啟蒙班。”現在,各種學科以及各種知識都只是剛剛起步。
人們還有很多的東西需要學習探索。
“在啟蒙班學習三年,可以啟蒙班畢業,進入到少年班。”少年班現在還只是在這些孩子之中做試點。
五歲在啟蒙班學習三年之后八歲,年紀也還太小了。
“少年班主要是教導他們一些基本的常識、做人的道理、經典的書籍篇目,以及簡單的算學。”
康熙知道這試點,當初是胤祉提出來的,康熙也同意了。
只是沒想到這個試點的少年班,會和福利院這邊接軌。
不過,想想也很正常,一般人家的孩子,都是以走科舉這條路為先。
只要科舉存在一天,社稷大學之中的很多東西,就注定不能夠成為主流。
又或者說,只要社稷大學現在學習的那些東西,只要一天沒有出現在科舉考試之中,就不會有太多人主動的,把自家的孩子送過去。
“少年班考核通過,才能夠進入社稷大學。”
星敏和胤祉這邊,正在一步一步地提高進入社稷大學的門檻。
從最開始通過了啟蒙班就可以,到現在,想要進入各個學科學習,必須要再次通過一次社稷大學的考核。
再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