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太子還是和光同塵,清風霽月,是個翩翩公子。
“二哥掌管著吏部,官員的左遷右遷,本就是由二哥安排。”整個國家那么多的官員,自然不可能全部由康熙來管。
吏部是整個國家最重要的一個部門,管理著大大小小所有官員。
一般來說,康熙不會過問一個小官員的事情,五品以下,吏部都可以直接做決定。
太子這邊想要安插自己的人,實際上還是很方便。
這是康熙對太子的絕對信任,可惜太子總覺得康熙對他不夠好。
“可這考核制度一出,我這心里,著實擔憂。”胤礽嘆了一口氣,“若考核當天出現了什么意外,該如何是好,豈不是埋沒了有才華的人?”
“我覺得這個考核制度不太靠譜。”這個考核制度是星敏之前在制定社稷大學的考試制度的時候,給了康熙靈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起源于星敏這邊,不過康熙并沒有把這個功勞,家在胤禛的腦袋上。
畢竟,這件事情會讓很多官員心生怨氣,皇上做了就做了,可皇子是萬萬不能夠提出來的。
甚至,社稷大學的考試制度,也被康熙給認領了,就是他老人家提出來的。
雖然功勞沒有了,但胤禛和星敏都不覺得這是什么壞事兒。
別人不知道,康熙還能不知道嗎?
只要康熙的心里面有桿秤,他們就不會吃虧。
“官員若是偶爾發揮失常,三年一次的機會,豈不是就錯過了?”
“還有些人,天生就不擅長科考,咱們手底下都有哪些考了十幾年都考不上舉人的,四弟覺得他們豈是無能之人?”
三年之前,考核制度出來了,胤礽就一直都在擔憂,害怕他手底下的人被刷下去。
當然了他一方面覺得自己手下的人都是有點本事的,不然的話也不會被他的人看中,收納成為太子一黨。
可凡是都有例外,每一個人太子都損失不起。
二人已經進入到了大廳之中,大廳里面,和三年前差不多,還是一樣的配置。
就是多了幾個生面孔,是這三年以來,新晉的有資格到毓慶宮議事的太子幕僚。
“參見四阿哥。”看到星敏之后,眾人向著星敏行禮。
星敏跟著胤礽走到了他下首的位置坐下。
在他們二人入座之后,太子才讓外面的小太監把剛剛在摘星樓購買的新品以及毓慶宮的新點心拿出來,給大家品鑒。
“二哥說的有道理。”星敏點了點頭,考試的確是這樣的。
但不得不說,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要是一個人,每到出大事的時候就成了軟腳蝦,中看不中用,那他當這個官做什么?
當官除了自身的本事之外,不還要有一個抗壓能力嗎?
若是某地發大水,你一個知州聽到這個消息就犯病,那不是壞了大事?
考試這點小小的壓力都經受不了,怎么能夠當官呢?
一次出現失誤,考試可是有三場,總不能每一場你都失誤吧?
不過這些心里話自然不能夠在這個時候說出來給太子聽到。
胤礽聽到四弟居然贊同自己的說法,一下子開心了起來,拉著他的手就開始倒苦水。
在他看來,這是皇阿瑪要限制他啊!
他手底下能用的人本來就不多,皇阿瑪這一出,就是想要讓他的人沒有辦法渠道他想要安排的地方去。
現在兵部已經在胤禔的掌控之中了,他要好好想辦法才是。
“四弟覺得,我該如何是好?”
他們商討了很久,也沒有商量出個所以然來。
“二哥何必擔憂呢?”星敏望向了胤礽,“二哥手底下的人,自然都是極好的,一定不會過不了考核。”
“而且,皇阿瑪考核官員的用意,是想要知道他們是否有能力處理他們應該處理的事務,而不是讓這天下無人能夠做官。”
星敏對著胤礽眨了眨眼睛:“至于二哥剛才說的,我有不同的看法。”
太子這邊的人都知道,四阿哥經常都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時候這個不同的辦法的確是能夠解決他們的一些問題,但大多數卻是極其天真的想法。
這讓太子的這些幕僚們對四阿哥是說不出的感觸。
每次都想著四阿哥來給他們一些啟發,又想著四阿哥不說話也好。
“四弟有什么想法?”胤礽看向了星敏,希望對方的口中,能夠說出讓他們眼前一亮的主意。
“二哥剛才說的,若是氣運不好,那人有學識但卻過不了考核,就被平白耽誤了。”
這話說完,下面的幕僚們都點了點頭,實際上他們之中有人也是如此。
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成為幕僚,那不是科舉考試,就差了那么一些氣運嗎?
“但成大事者,皆需氣運加身。”星敏這話說完,旁邊的胤礽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