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望向了他,雖然覺得每次都是胤禟主動找事兒,但也答應道:“理應如此。”
胤禟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而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樣,自己氣沖沖地哼了一聲,快步離開了。
胤禛扭過頭去,盯著樹下他挖過坑的地方。
“來世,找一個能護得住你的主子,找一個能為你……”他的聲音低沉了下來,“能為你報仇的主子。”
說完,胤禛閉上了雙眼,當初的場景在腦海中快速回放起來。
直到天色逐漸變暗,胤禛才看向旁邊的蘇培盛,吩咐道:“回去。”
“將皇阿瑪賞的東西清點之后送入庫房之中,今晚食素,不必過多準備。”
“德妃母的人……”
主仆二人一前一后,蘇培盛亦步亦趨地跟在胤禛身后,聽到最后一句話的時候,身子壓得更低。
胤禛許久沒有說出最后的吩咐,在行至神武門之時才呼出一口濁氣,雙眼變得銳利而堅定:“找個機會清理掉吧。”
蘇培盛心中被這句話的信息量沖擊著,但表面上并沒有太多的變化,之時恭敬地回答道:“是。”
作者有話說:
胤禟的日記本:做壞事—記仇—繼續記仇—報復—報復沒成功—記仇
景山官學是招收內三旗學生(內三旗應該就是指包衣吧?),之前說過了星敏一家原本是包衣來著后面費揚古當了內務府總管才請歸本旗,所以她弟弟肯定是在這兒上學的,不過我改了設定,改成他們一家沒有入包衣而直接是上三旗旗人,所以景山官學招收的學生我就修改啦。
第29章
主仆二人回到西三所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胤禛簡單用了素齋,并且在書房之中為小狗抄寫了一篇悼念的經文燒掉之后便拿起了書桌上面的紙,端坐在書桌前。
蘇培盛研好墨就退了出去,屋內只剩下胤禛一人。
胤禛抬起筆,靜心斟酌許久之后,落下了筆。
‘你所建議之事,實為必要,你我二人互換附身之事,切不可被他人知曉,每次信件務必銷毀,以免出現紕漏。’
胤禛寫下這句話之后,又停頓了片刻,似乎是在思考著還要交代什么事情,而后他嘆了口氣,提筆寫到。
‘我房中諸事,并不復雜,現一并寫予你。’
胤禛回憶了起來,先從自己身邊的人開始,給星敏介紹了自己房中的十六個太監。
貼身的總管太監蘇培盛,總管西三所的事務,馬典是他的哈哈珠子太監,每日和他一同去上書房讀書。
然后負責在書房、寢房門口值守的四人,出去走動、提飯菜的兩人,掃灑的四人,大門口值守通報的兩人,還剩下的兩人便是做一些其他的雜務,沒有固定的事情做。
寫完太監們各自的名字以及主要外貌特征,胤禛想了想,甚至還在每個太監的名字旁邊給星敏配上了他們各自的畫像。
胤禛看著自己寫下的內容,嘆了一口氣。
“罷了。”
“是該讓她知道的,不然日后行事不方便。”
他拿起筆,圈出了兩個太監的名字,一個是負責看守大門的太監,叫做李一。
另外一個是院子里面負責灑掃的太監,名字叫做趙寬。
‘此二人乃德妃母派遣,望警惕、謹慎。’
胤禛并沒有把自己準備處理掉這兩個人的事情告訴星敏,畢竟這也不是什么很光榮的事情。
他慢慢地寫著,把自己和各個皇子之間的關系、上書房的每個老師是什么性格,以及他的學業等等,能想到的東西都寫上了。
最后,想到星敏的性格,胤禛的臉上可算是露出了一絲笑意,提筆洋洋灑灑地寫下一大片,關于他能用什么,已經用了什么,以及膳房內還有御賜的口蘑沒有用完之事。
‘知道你喜歡,口蘑給你留著了,用以燒雞,口感最佳。’
寫完之后,胤禛看著自己寫的最后一句話雙眼之中升起了一絲期待,他把這些紙都用一個玉制鎮紙壓著,而后站起身來,走出房間。
“爺。”蘇培盛拿出披風來給胤禛披上,胤禛向著圍墻后面看了看,也不知道她此刻歇了沒?
“去三哥哪兒。”他還要去三哥房中向三哥告罪,德妃母既然讓人來說出了那一番話,定然也會讓榮妃母不快。
他大跨著步子走出了西三所進入西二所,另外一邊,星敏也踏出自己的院子,帶著庭蕪以及青粲,飛快地向著正房那邊跑去。
今兒胤禛是點了排骨吃,但青粲去了膳房之后,正房那邊的春草過來說‘今兒大爺二爺三爺和小爺都回了,讓姑娘去正房用飯,晚上一家人吃鍋子。’
他們家平日里一家人不在一起用飯,只有大家都回家的時候,才會聚在正房用晚飯。
星敏的二哥富昌如今在護軍營當兵,大哥星禪在宮中當護衛,三哥富存‘游手好閑’還無事可做,五弟五格則是在景山學宮中上學。
“好久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