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很輕,甚至邊角毛糙一看就知道是急匆匆撕下的,但此刻在她手中也重逾千金。
九嬰眼中雖流不出淚,但眼眶已然通紅。
她將宣紙貼在額前,沉寂已久的心,開始跳動。
冬日漫長而艱辛,萬物蟄伏于土地,而人生亦然,眾生皆苦。但是,活下去,終有一日花會重開,候鳥回頭;活下去,等月升再起,終有一日,春至。4
九嬰:&ot; 1出自人民日報,2出自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3出自陸游《冬夜讀史有感》4出自網劇《靈魂擺渡》&ot;
第670章 無心法師25
九嬰屋里的燈亮了一晚,下人們都不知道她到底在看什么。
但是第二天與她會面的張顯宗和武安君卻明顯感覺到了對方的好心情。
看來這一趟回家探望挺順利。
“對了,昨晚不是還有事情沒說完嗎?”九嬰懷里抱著朱砂罐,手上捻著朱砂塊,和吃點心一樣嘎嘣嘎嘣的嚼起來。
“是。”張顯宗點頭,“顧玄武下臺之后文縣所有兵力目前都歸我調動,我派人去打聽過附近的正規軍,目前勢力最強勁的還是地方集團軍,可是西北和東北關系有些微妙,不好選。”
九嬰動作一頓,神色有些微妙:“你還想選?”
張顯宗:……
不出意外的話她又要不說好話了。
“文縣才多大,一畝三分地都算不上。”九嬰喝了口茶水,“不管是哪方勢力,有你更好沒有你也算不上傷筋動骨。”
她笑了一聲:“說白了,你還不算排面上的人物。”
看著張顯宗沉默下來沒在說話,九嬰又問道:“你手底下有多少人?”
張顯宗估算了一下:“六百多人。”
文縣畢竟只是一個小地方,他們野路子能拉起來幾百號人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一個營多一點。”九嬰點點頭,“也別想著一步登天了,就這點人能找個團部掛編就不錯了。”
六百多號人說出去挺多,但認真算起來,在現代社會有的學校一個好一些的學校都不止一千多號人。
張顯宗側頭看她,認真聽著:“目前在華北地方活躍的大股部隊不多,大多數都是蔣校長的嫡系部隊,實力很強。”
九嬰沉默了一小會,朝邊上的武安君招招手:“你來你來。”
“這兩天你都跟著張顯宗,應該知道這邊是什么情況了吧?”
武安君點點頭。
“那你沒有說什么?”
“沒有。”武安君答得利落。
九嬰說了讓他保住張顯宗的命,可沒有說要給他提建議。
武安君的性格九嬰也了解,對旁人向來是能不管就不管的。
她拍了拍手上的朱砂碎屑:“行了,我也就是紙上談兵,真要決策還得看你們專業人士的。”
張顯宗眼睛中透露著一絲迷茫:“這位武安、是專業人士?”
他聽得出來九嬰的意思,說她沒打過仗只會理論這一點他認同,但是武安會打仗?
當兵的各有特點,但是領兵的就沒有一個悶葫蘆。
武安這種三棍子打不出來一個屁的會打仗?
張顯宗深表懷疑。
武安君聽明白了九嬰的意思,無非就是讓他幫著張顯宗參謀一下。
他十五歲從軍,征戰沙場殲敵百萬戰功赫赫兇名遠播,最后還不是主上一句話就被賜死。
武安從不介意自己變成刀鋒,但他希望廝殺值得。
“沒有人比他更專業。”九嬰輕笑,“內戰也就算了,兔子禿子1自有定數。”
張顯宗忍不住捏緊拳。
兔子?禿子?難不成是指……
九嬰眼中暗芒閃爍:“腳盆2一定不能放過。”
“武安以前打的都是種花家3自己的仗,你給他看的都是國內局勢吧?”九嬰見武安君沒有搭話,知道對方可能有心結。
畢竟歷史上武安君的結果算不上圓滿,征戰一生最后被主上逼死……還不如馬革裹尸。
張顯宗隱約明白了:“你是說日本人會動手?”
“應該快了。”九嬰掐不準這個世界會不會有偏差,但大方向不變的話,華北地方肯定是逃不了的。
九嬰不想在任何一個世界看見種花家經歷那種慘痛的過去,每一份有生力量都要用上。
她思索了一會,道:“武安君對現在常識和形式可能不太了解,你們兩個可以多聊一聊。”
他是軍事天才,即使有心結不愿帶兵,能指點一二也是好的。
張顯宗沉默片刻之后,有些艱難地開口:“我和他聊?”
就貼身保護這幾天,對方嘴里說出來的話加一起就沒有超過十個字。
他們怎么聊?手語嗎?
“有問題嗎?”九嬰疑惑。
武安雖然是古代人,但是思維方式還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