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守靜出劍,絕靈隔界之陣登時不穩有崩潰的趨勢。
兼且仙道勢大,中心域青鸞仙宗的盟友可不止禪靜山和太一道這兩家,一旦絕靈隔界之陣被破,敵方后續援軍定然源源不絕。
“沒法守了,準備撤吧。”
青鸞仙宗低估了武圣四人的實力。
但絕顛亦低估了青鸞仙宗搞他們的決心。
這陣仗可不像是滅武,反而像仙家集結全力以誅殺滅世之魔……
大量傀儡被莫老灑出。
平歌化身千萬劍勢更烈。
譚超轉身長槍一挑,星光嶼登時崩碎,一枚閃爍著光芒的山海珠便從星光嶼下方激射而出,落入譚超手中——這既是絕顛洞天與武閣洞天的本體。
趁著莫老的傀儡和平歌的分身糾纏敵人之際,譚超帶著山海珠登時狂奔,向中心域之外的方向撤去。
平歌與莫老緊隨其后。
見此一幕,青木童子一邊揮灑法術操控飛劍,一邊朗聲喝道。
“追!莫要放跑一人!”
……
青鸞仙宗一出全力,便打得絕顛奪路奔逃。
但實話講,此界仙道對比武道確實有優勢,形成眼前的局面并不奇怪。
唯一奇怪的只在于仙武不沖突,所以不知仇恨何來……
而這個問題,顯然只有青鸞仙宗高層才知。
但外界的一切紛爭,都影響不到武閣內的陸銘。
平歌雖然提醒了陸銘,此地可能會有事發生,奈何沒有人引路,陸銘這些人也離不開武閣,更不知外界發生了何事,也只能該做什么做什么。
反正陸銘只感覺一切風平浪靜。
自己的小日子過得非常充實。
約半月之后,血色巨石內的武意被消耗一空,但陸銘卻已經從此武意承載物內,順利悟出了一門二品搏殺技。
隔間靜室之中,伴隨著陸銘意念一動,從血色巨石中感悟的武意自發流淌而出,牽引冥王武印,引動終焉特征。
雙目微微變紅,心中殺意戰意沸反盈天,淡淡紅光從內天地中流淌而出,與血氣混雜,充斥了陸銘的指尖。
閉目內視內天地。
便見真武界中,金晉兩國邊界的戰場上,有普通人不可見,但陸銘卻清晰可查的紅光泛濫而起,與冥王武印交相輝映。
成功掌握一門二品搏殺技,讓陸銘對二品功法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關鍵在于武意,武印,與內天地,血氣之間的聯動。’
‘且與我想象的不太一樣,二品搏殺技的威力并不單單取決于武印的特征與強度、內天地與血氣的強度,內天地中的人與物,也會影響二品搏殺技的威力。’
‘比如說,這些戰場兵家的殺意……’
金晉兩國交界之處逸散出的紅光,便是軍人們的殺意戰意,這自然也算是人意的一種。
而內天地包括內天地中的所有人所有物,都是陸銘的一部分。
如此,陸銘便可借內天地中的他人意,再度強化相關搏殺技的威力!
‘個體再怎么驚才絕艷,也是有極限的。’
‘但如果內天地如同完整世界般有生靈居住,二品武者便可調動他們的意,集萬萬人之意于一體,從而增強武學威力,對武道后續也大有裨益。’
‘倒是與龍氣武道有相似之處,但底層邏輯卻不完全不同。’
之前陸銘只以為真正的二品武道之路,需要以真實界為基底,只是為了增強內天地的廣度與厚度,增強戰力,也方便為未來的一品打基礎。
但此刻掌握了一門二品搏殺技后,陸銘方才發現,正確的武道路亦能對搏殺技帶來巨大增幅!
此刻陸銘使出這門新悟得的劍術,威力必然比主世界猴版二品武者使用二品搏殺技,強得多得多!
這般思考,陸銘不由感慨。
“正路與猴版路,差距確實不小……”
復而搖頭不再思考此事。
只是看著指尖紅光,輕聲開口。
“這門劍術,以血腥殺戮之意為主,且能與戰場殺意戰意連攜,就稱你為血戰歌吧。”
念頭一動,指尖劍氣分化成絲,二度分化之下又變得細如牛毛。
終焉特征充斥其中,卻更細膩更精巧,威力也更大。
看著在指尖上千變萬化的劍氣,與其至少比硬莽強出數倍的殺傷力,陸銘滿意點頭,心中卻仍是不由吐槽……
“其實血戰歌這門搏殺技帶來的殺傷力增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張,重點還在于無上劍典無形劍篇的煉劍如絲之法,兩項相加才使得此劍威力疊加上來了。”
系數相乘,自然夸張。
總的來說,二品搏殺技對陸銘而言并非是什么質變,也完全沒有系統給出的神功好用。
“所以關鍵還在于這個……”
陸銘長嘆一聲,打開了屬性面板,看向了血戰歌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