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臨近山門,居高臨下隱約可見后山風景。
陸銘眉頭一挑,笑著問道。
“張海你看那邊的山峰,長得好像人的手掌,倒是頗為奇妙。”
張海順勢道:“確實奇妙,且依某家觀之,那五指山似乎乃天生的武道奇物,蘊有武道真意。”
你一句我一句,便把路萃的話給勾出來了。
當然,這五指山,也不是什么要緊事物罷了。
便聽路萃輕笑一聲:“張海先生倒是好眼光,那五指山確實是一座天生的武道奇山,本派開派祖師曾于此山中,悟得三品武學。”
說著搖頭一笑:“但也僅此而已了。”
三品武學對于煌金山這等宗門,顯然不會是什么鎮(zhèn)派之寶。
這也顯得五指山的逼格,低了不少。
陸銘又問道:“在下倒是覺得這山頗有妙趣,卻不知可否進山一觀?”
路萃干脆搖頭:“并不可以。后山乃我煌金山門人弟子家眷居所,并不對外開放,還請客人見諒。”
陸銘聞言臉有憾意,卻不再提及此事了。
……
走入恢弘的拱門,便算是入了煌金山山門。
入眼處乃是山門廣場。
此刻流水席已經(jīng)擺鋪好,冷熱菜皆有,茶與酒俱全。
眺望上方,便可見上方大殿前,還有專門的貴賓席,貴賓席約有百來張桌椅,此刻稀稀落落,貴賓到場不多。
按照武國的習俗,這大婚大宴要擺上整整兩天時間。
流程不算長,細節(jié)卻頗多。
而有鑒于武國尚武,故而在第一日的流程中,還有切磋比武,乃至高人開壇講武。
講武者便是煌金山的大長老,也是煌金山除黃龍山之外的另一位二品,吳斗。
二品講武,哪怕講的只是些皮毛,也足夠吸引一些江湖散人,或是小門小派。
而比武環(huán)節(jié),更是一些初入江湖的少年俠客的成名之機。
總之,熱鬧就完事兒了。
陸銘與張海一邊品嘗著各色武國美食,一邊與人閑談胡扯,很快便清楚比武在午時,講武在傍晚。
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等到明日典禮之時,方才好悄悄潛入后山尋找絕顛信物,便按住性子靜靜等待。
大約兩個時辰之后,貴賓席開始上人,也引得下方流水席中一眾江湖俠客議論紛紛。
“四海幫少幫主,李正武……大人物啊……”
明面上武國的一品天元只有七位。
剩下的便是地榜強者。
而李正武以二十五歲之身,位列地榜十八,便是整個武國乃至西北域的前三十號人物。
這等人物,自然分量極重。
“看那邊,史天高。”
史天高,皇族之人,當朝十三皇子,年紀輕輕只有二十三,卻已是三品實力。
更關鍵的是,史天高身后站著的皇室供奉——二品無疑,地榜登名。
“那邊是月劍山的人。”
“還有那邊,赤云宗掌門,地榜八十五。”
“還有那邊,連仙家人物也來了。帝元宗,元嬰大派,據(jù)說門內(nèi)還有化神級底蘊,乃是咱們武國的定海神針之一。”
總之,粗略一觀,二元省有名有姓的人物來了大半。就連皇家或是省外的一流大宗,乃至仙家宗門,也有賣煌金山面子者。
到場二品,已經(jīng)不下十位。
陸銘卻不甚在意。
又不是硬剛,只是來取東西而已,只要操作的好,危險性并不算大。
大約正午時分,更多更豐盛的酒菜上了桌。
同時自有煌金山門人弟子清理出擂臺。
有煌金山長老高聲呼喝,聲音遙遙蕩開。
“切磋比武,正式開始!”
“便由我煌金山門人弟子拋磚引玉。”
說著,這位煌金山的三品武者轉(zhuǎn)頭看向了貴賓席,恭敬拱手,笑瞇瞇道:“還請各位尊者不吝點評。”
臺上眾二品皆點頭。
這本就是典禮大宴的一環(huán)。
臺下論武,臺上點評,算是給到場的賓客們發(fā)發(fā)福利,也能多增添幾分熱鬧,也許更能成就一段佳話。
兩位煌金山弟子登臺,皆是煌金山親傳弟子,年紀輕輕皆在二十五歲之下,也都有四品實力,顯然是出色的苗子。
一人持刀一人提劍,天象展開光影紛飛,時而展現(xiàn)精妙武藝,引得下方看客驚呼連連,就連臺上某些二品也略略點頭,似是認可,但也不知是發(fā)自內(nèi)心,還是面子功夫。
兩位煌金山弟子的切磋點到即止。
貴賓席上的大佬們出言點評一二,便使得兩位年輕弟子所獲頗多。
而后更多武者上臺,皆是年青一代,顯然準備在這個場合,或揚名立萬,或成為他人揚名立萬的墊腳石。
陸銘不怎么關注這個,只是與張海一同品嘗美食,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