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界核為養(yǎng)分,鑄就冥王武印,以真實界為基底,鑄就二品內(nèi)天地?!?
事情到此就出了問題……
三相轉(zhuǎn)魔功的二品路,與此世流傳的二品武道路有了差別。
此世武道,只需要意足夠強,功法達標,則內(nèi)天地自動凝聚武印,哪里需要什么界核為養(yǎng)分?
武印鎮(zhèn)壓內(nèi)天地自動轉(zhuǎn)實,哪里需要以真實界為基底?
就像是現(xiàn)在的陸銘,如果想要以此世的武道路成就二品,也就是念頭一動的事情——他的意,他的體魄,他的內(nèi)天地規(guī)模與強度早就達標了,三相轉(zhuǎn)魔功下篇也有了,條件全齊……
但系統(tǒng)說你這個不對,那就肯定有問題,故而陸銘不選。
念頭再動,書頁再翻。
三相轉(zhuǎn)魔功的一品路呈現(xiàn)在陸銘眼前。
面前,三首魔像威勢更盛。
七十二竅如同點點繁星,點綴法身!
細細看去便能見得那七十二竅各有不同,卻都如同真實世界般浩蕩磅礴,大日皎月樣樣不缺,甚至依稀可見內(nèi)部生靈行走,生機勃勃萬物競發(fā)!
【一竅一世界,法身鎮(zhèn)星河!】
未到二品,陸銘無法細致知曉一品之路的邏輯,但【一竅一世界】這五個字顯然不難理解。
此世武道的一品之路,乃是崩碎內(nèi)天地,使得內(nèi)天地融入七十二竅與金身中,天人合一鑄就天地法身,得證天元!
但三相轉(zhuǎn)魔功給出的邏輯并非如此。
三相轉(zhuǎn)魔功的一品路,并不崩碎內(nèi)天地,反而以一個竅穴容納一個內(nèi)天地,如此得證法身會有多強,便可想而知了。
思考片刻,陸銘忽地一嘆。
“不是這世界的武道之路走歪了,只是這世界的武道,乃是猴版,被迫進行了自我閹割……”
最顯著的一點。
二品需要以界核為養(yǎng)分,以真實界的天地為基底……
這世界的武者去哪兒找界核???
念頭再動,陸銘離開了意識空間。
打開小游戲系統(tǒng),看向【虛界點數(shù):18536】這行字,不由沉沉吸了口氣。
“再去獸山界看一眼……”
……
意識一晃,陸銘已經(jīng)來到了獸山界。
而這一次他只兌換了一天時間。
剛剛?cè)虢?,便感覺到窒息感涌來……
就仿佛沉入了水底,強大的水壓讓陸銘不至于呼吸困難有性命之憂,卻也很不舒服。
睜眼,目光遠眺。
便見獸山界還是原本那么大……只不過整個獸山界都昏昏沉沉,仿佛失去了生機。
這是天地之力流失造成的影響。
時至今日,陸銘已經(jīng)吸收了獸山界百分之四十九的天地之力……然而進度卻卡在了此處,分毫動彈不得!
未等陸銘再多想些什么。
忽有驚天咆哮聲從遠方響起。
便見遠方,一頭近百米高的巨大山鬼手持黑色狼牙棒,向著陸銘狂暴奔襲而來!
陸銘無奈聳肩……
而后轉(zhuǎn)身就跑!
……
這頭山鬼身上的氣息乃是三品。
以陸銘對鬼物的壓制力,殺之簡單輕松也干脆。
但實際上,這玩意殺不得……
一邊快速與山鬼拉開距離,陸銘一邊嘟囔。
“若是把這玩意兒殺了,下一次出現(xiàn)的恐怕就是二品了……”
武者奪天。
天地的天。
此般強盜行徑,必然引來天地反噬。
在主世界中,由于主世界規(guī)模龐大,不太在意天地之力的消耗,故而只是限制了武者的壽命,況且武者死后,內(nèi)天地之力還會崩潰重歸天地,回饋世界,故而天地反噬并沒有太強……
但這獸山界不一樣。
獸山界太小了。
天地之力也沒多少。
被陸銘奪走了一部分后,整個世界的運轉(zhuǎn)就變得不太流暢了……
——說白了,世界體量不同,主世界養(yǎng)了那么多武者,天地之力也沒損失多少,但在獸山界,單單一個陸銘就快把獸山界吸空了。
可能是世界也有本能。
當陸銘吸收天地之力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獸山界便開始針對陸銘了。
那種不適之感,大概在陸銘吸走10%天地之力的時候出現(xiàn)的。
而到了20%之后,世界就開始提升某頭或某幾頭山鬼的強度——那時陸銘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幾頭半步三品的鬼物一劍斬之。
然后,又出現(xiàn)了三品鬼物……
正常邏輯下,鬼物不可能成就三品。
但在有世界相助的情況下,被選中的山鬼成了世界之子,自然有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能力!
意識到這一點后的陸銘果斷不再斬殺山鬼,反而繞著它走——因為冥冥之中陸銘感應(yīng)到,創(chuàng)造出這樣一頭山鬼,對獸山界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