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家只取其一,其他的你們拿走。”
陸銘輕輕頷首。
“多了也無大用。”
極限回夢丹最好的服用時機,乃是在茫然找不到方向之時,或是對某些東西悟不透,想要尋求靈感之時。
雖然平日服用的效果,也遠超正常的回夢丹,但正所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迷夢露有限,未來能否再得到迷夢露,陸銘也不知道。
只能暫且把這二十三枚極限回夢丹當場是戰略儲備資源。
周興林這般說完,鄭重將藥瓶塞進了衣兜,復而起身看向陸銘,對陸銘鄭重拱手。
“某家得先回一趟,便就此別過了。”
陸銘張海同樣起身。
“祝此行順利。”
不知道周興林回周國,是為了何事。
但想想也能知,周興林絕對無法長時間跟在陸銘身邊。
他有自己的目標,甚至有自己的責任,與張海還不相同。
“對了,羅妙我就帶走了。”
周興林這般說完,陸銘登時點頭:“隨你處置。”
此女之命陸銘并非非取不可,此刻周興林說要帶羅妙一起走,陸銘也不管他為了什么,相信周興林能安排妥當。
話畢,周興林扭頭便走。
直到走出門口,周興林忽地轉身看向了陸銘。
這一刻的周興林一改平日有些嘻嘻哈哈的模樣。
他雙手抱拳,一字一頓的說道。
“陸銘?”
“恩。”
“若有請,刀山火海莫不從!”
他說得認真,仿佛一字重千斤。
陸銘凝視周興林良久,復而笑道:“好。”
千言萬語,諸多恩情。
一句話,一個字,便足矣。
目送周興林瀟瀟灑灑大步離開。
陸銘再看向桌子上的藥瓶,復而看向了張海。
“你隨便拿。”
其實從張海突破三品之后,他就沒有繼續留在陸銘身邊的必要與意義了。
但不知為何,張海卻從來都沒有離開的意思與傾向。
夢與影,不分離。
他幫陸銘很多,絕對是值得信任的自己人——甚至比周興林還要更值得信任。
對于自己人,陸銘向來大方。
張海聞言淺淺一笑,拿起一枚瓷瓶送入袖中。
“先來一個,不夠再說。”
他早就想嘗嘗這神丹的滋味了。
陸銘笑著點頭:“也好。”
正值宮內傳來涼翊之的悲泣聲。
“兒孫不孝……兒孫無能啊!”
聞者落淚聽者悲傷。
陸銘聞言不由手一攤。
“他該吃飯了……”
張海問道:“可有所得?”
陸銘眉頭一挑:“無所得我養他作甚?”
……
事實證明,陸銘不單單是有所得,而且應該所得不小。
又是十日之后,陸銘和張海離開郯城,隨行者還有瘋瘋癲癲的涼翊之。
陸銘會把涼翊之送到出云城隱城,并請求青竹上人稍稍照顧——這足見陸銘心情之妙,堪稱妙不可言。
又是一日之后。
陸銘與張海離開出云城,前往周涼邊界。
來時的密道前,眺望遠方鬼氣森森的大涼山,陸銘目光飄忽,氣機飄渺不定,隱有改變。
他有預感。
自己的三品之路,在山的那邊。
第109章 三品之路,求道之旅(二)
連營漫漫無邊無沿,軍中戰士枕戈待旦。
鐵山城內鬼氣森森,倀軍列陣安穩如山。
大涼山前線。
人鬼對峙兩軍對壘,僵持已有月余,鬼不動,人便不動,氣氛雖然緊繃,但大戰不起一切便也井然。
一大早,葉童穿好了甲衣,收拾了頭臉,精神奕奕的走出了營帳。
晨鐘號角聲響。
數十人從或打著哈欠,或精神倍爽的從附近營帳中走出,來到了葉童身后。
帶著三相幫的兄弟們向營房外走去。
直到離開營門回首觀望,目之所及便是營壘最中央,迎風飄展的大旗。
紅色為底,虎為圖案。
三相幫,虎嘯營。
以三相幫之名義,以羽清石寒山為首,虎嘯營整營參戰。
國家大禍,軍民同心。
更遑論大涼山內煞氣環境最足,最適合修行血煞星決。
當初羽清定計趕赴前線之時,堪稱一呼百應,從者云集。
只因暄水城附近修行血煞星決者太多,煞氣要搶,不如富貴險中求,來這大涼山最前線搏個富貴。
與巡夜的兄弟們換了班,目送這些青虹劍派的門人弟子走遠,葉童咧嘴一笑。
有這想法的,又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