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來陸銘以為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再碰下品武學了,但玄真的一番指點,卻讓陸銘開闊了眼界。
四品養意境,對武者的要求很高,而習練百家劍術,抵達技之極宗師之境,對養意有巨大好處。
那就沒什么可說的了。
前人的經驗教訓,自然是有道理的,且陸銘從不認為自己的小游戲系統能幫自己搞定一切,有些時候走一走尋常路,還是有必要且有好處的。
身為五品凝竅境,當陸銘再次翻開下品武學之時,只感覺輕松寫意如同清華學子回到了小學重新學起了加減乘除。
以指為劍比比劃劃,十分鐘內小游戲系統便能收錄一門下品劍術。
從傍晚一直待到了深夜。
一樓的三十余門下品劍法,便被陸銘統統掌握。
而此際,玄真已經離開了藏經閣,偌大的藏經閣內只剩下了陸銘自己一人。
青燈,古樓。
寂靜,寧和。
雖然暗中必有守閣人,但陸銘又不會做什么壞事,自然也就無需理會了。
邁步走上了二樓。
一本本中品秘籍便映入陸銘眼簾。
大玉羅漢拳,金鐘罩,龍象般若功,一葦渡江,金剛指……
等等等等琳瑯滿目,彰顯大宗底蘊。
然而陸銘能學的,同樣也不多。
左右觀瞧挨個翻閱,陸銘也不由沉沉一嘆。
“法玄寺的路子,跟我不是很搭啊……”
……
法玄寺乃是佛門正宗,上檔次的武功都需要有佛性通佛理。
這個陸銘顯然是沒有的。
且法玄寺的功法路子走的是剛猛路線,輕功方面他們并不擅長。
二樓內唯一一本無需佛理的輕功,乃是一葦渡江,卻只有六品,陸銘觀之覺得與云渡江效果重疊,便不準備在這項功法上浪費什么精力了。
且法玄寺擅拳腳、棍棒,刀法也可以,劍法卻是真不行。
選來選去的,陸銘也只找到了一門自己能學的劍法——金剛渡難劍法(五品)。
能學,乃是因為這門劍法無需佛理。
但這門劍法的風格仍舊與陸銘的路子不是很搭。
金剛渡難劍法走的是剛猛無儔的路子,陸銘的劍路卻詭譎多變。
不過考慮到想要成就技之極宗師之境,多掌握一些風格不同的劍法肯定是好事情,陸銘便也取走了這本秘籍。
倒是秘法方面,法玄寺家底頗豐,陸銘也大有收獲。
金鐘罩(五品)。
無需佛理陸銘能學,且觀其氣血運行路線,隱隱與龍吟鐵布衫契合,讓陸銘不由聯想這兩項功法,是否能夠組合成組合技。
洗髓經(六品)。
法玄寺最為出名的一本秘法。
此秘法能夠擴寬武者體內經脈,效果等同于通脈,但修煉速度非常緩慢。
不過對于六品武者而言,此功法絕對算是神功了。
因為周國江湖明面上,已知的能擴寬經脈的功法,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阿賴耶本藏經(無品級)。
這本秘籍卻是有點意思了。
它是無品級秘法,這意味著這項秘法誰都能修,即便是下品武者也不例外。
而它的功能也有些古怪。
【通性明理,感悟本心。】
佛門功法就這點不好,玄玄乎乎,主打的就是一手懂得都懂,不懂也說之無用。
不過好在,該功法的關鍵地方有注釋,翻了一遍之后,陸銘也大概弄懂了這本功法的效果。
“一是增強武者的直覺感應。”
“二是強化武者對本心的感應,通俗講,就是讓武者更容易感悟到人之意。”
說穿了,這是一本能輔助武者感悟意的絕學!
不過問題是,這功法的效果并不算好……
一來,佛門武學的通病就是根基牢固但進展緩慢。
二來,這武功挑人的……
如果不是那種天生性子突出的人——諸如玄意那類,那么這本功法單單是入門就極難,后續修煉更是一步一坎,想以此功突破四品,還不如去領悟兵器之意呢。
且哪怕是性格突出者學成了這本秘法,也不是百分百能突破四品。
說穿了,這東西又不是萬能藥,只是輔助功法。
但陸銘卻覺得這本功法蠻適合自己的……
“我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性格的人呢。”
“而且我練武又不花時間,打游戲就好嘍,再難的功法我也能練。”
這才是陸銘與別人最大的不同之處!
正常人時間有限,而練武最耗時間,哪怕天資再高,也難一心數用。
他們得講究個時間安排,陸銘卻不需要——打游戲就完事兒了。
開掛的就是這么牛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