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誦念阿彌陀佛,許久后才再道:“分人,也分門派。”
“何意?”
“施主可知,咱們周國武林朝廷勢大,我佛門被壓制的有些喘過不氣。”
陸銘輕輕頷首:“這個我知。”
便聽玄真再道:“如果有一天,我法玄寺被朝廷給掃了也不奇怪。”
陸銘登時說不出話了。
“所以文宇師弟你看,眼下都到了生死存亡之關頭了,還維持著這門戶之見,豈不成了笑話?”
陸銘想了想,不由頷首:“確實如此。”
這是法玄寺有俗家弟子的因由。
也是八極門愿意以秘籍換丹藥的原因。
傳承若是斷了,那還不如布武天下,隨手撒秘籍,如此哪怕門派沒了,武道傳承卻還在。
良久后,陸銘輕嘆一聲,有些感慨。
“你們也不容易。”
玄真爽朗一笑,眸中隱有光芒泛起。
他對陸銘說道:“八極門天極武尊曾說過這樣一番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何話?”
“武者,與天爭力,逆天而行,養(yǎng)胸中豪氣,斬心中不甘。”
“而周國武林,卻病了。”
“吾只愿有朝一日,周國武者能昂首挺胸做人,而非是卑躬屈膝做狗。”
“若如此,便是武道昌隆之盛世!”
陸銘沉默著,消化良久,便見玄真起身笑道。
“這也是八極門,與我道佛四宗之宏愿。”
“為此,區(qū)區(qū)秘籍,無足輕重。”
陸銘起身拱手,面露欽佩。
又見玄真狡黠一笑:“更何況,你與我佛有緣,你說對吧,文宇師弟……”
陸銘登時啞然。
第29章 意!技之極,宗師之境!
與玄真玄意一起吃了晚飯。
飯后,玄意還想聽故事,玄真卻拍了拍玄意的光頭,示意玄意自己回房學習佛經。
在玄意略有些失望的眼神中,玄真帶著陸銘走遠了。
兩人的目標,卻正是位于后山的藏經閣。
路上,一邊感慨著這法玄寺的仗義,陸銘一邊掏著玄真肚子里的貨。
有一點很明確。
這世界的武道,比較復雜。
下三品很簡單,六品也不難,但五品開始到四品,就需要諸多機緣諸多感悟。
外竅大關,武道之意,內外交感,意引天象……
陸銘沒有長輩幫襯,雖然有小游戲系統(tǒng)在身,陸銘的武道修為一日千里,但來到了五品后,陸銘也確實是兩眼一抹黑,除了知道按照真功不斷開竅外,對五品的其他事情皆是一概不知……
而玄真既然愿意教陸銘法玄寺武學,那一些經驗之談,想來更不會吝嗇。
路上,面對陸銘的問題,玄真毫不藏私。
“五品凝竅境,凝的是內外七十二竅穴。”
“但凝內竅的邏輯與凝外竅的邏輯,卻是完全不同的。”
畢竟,體內的竅穴還可以用血氣硬沖破關,但外竅涉及到內外交感,單單只是氣血之力,力有未逮。
“這就需要意了。”
“凝竅之上,是為養(yǎng)意。”
“但養(yǎng)意,得先有意,才能養(yǎng)意。”
養(yǎng)貓養(yǎng)狗卻沒有貓狗……這不是云么?
而這世界,可沒什么云武道的說法。
“所以武者從外竅開始,便涉及到了‘意’。”
“意可分兩種。”
“其一,兵器拳腳之意。”
劍意,刀意,拳意,槍意。
“這也是當前武者走的最多的路。”
“而其二,便是人之意。亦可稱為人之性!”
人亦有意,意即是意志,也可以叫性格。
善是性,善引佛性,佛性轉佛意。
惡是性,惡造殺性,殺性轉魔意。
穩(wěn)健是性,穩(wěn)健化沉淀,沉淀化穩(wěn)妥不敗之意。
豪勇亦是性,勇烈為鋒銳,鋒銳鑄一往無前之意!
“而從本質上講,兵器之意與人之意,并無高下之分。換言之即是武者都可以用兩者之一成就上三品,且不會有任何差別,兩者同修的話四品境之路便走的更加順遂一些,但也不是說兩者同修就一定比單修一種更強。”
陸銘點頭表示理解。
想到了玄意。
這小和尚的性子,就契合佛性,配合佛門功法,四品的大門便對他洞開了一半——他未來要走的顯然就是人之意一道。
還有些人性格沒有突出特點,性子比較中庸,既可以亡命死搏也可以穩(wěn)健發(fā)育,但也不是說這種人就成不了四品——走第一條路就好了。
“人之意這方面,我就不深聊了,因為這條路一人有一人的走法,沒辦法總結出什么規(guī)律邏輯。”
“重點還是第一條路,兵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