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爭后,圈禁的圈禁,身死的身死,如今也就只剩他們幾個了。所以安和長公主雖然嫁到了平陽郡,但啟帝還是命人在京城給她建了長公主府。
此刻,安和長公主府內(nèi),安和長公主正拿著些許兒郎的畫像溫柔的同穆清溪說著話,“你瞧瞧這些兒郎可有喜歡的,這些可都是皇后娘娘給你挑的人品端方,學(xué)識淵博的好兒郎。”
清溪瞟了一眼那些畫像不太歡喜的說道:“母親,我可是郡主,這般家世的兒郎如何配得上我?”
安和長公主低頭看了看那些畫像,侯府世子,尚書嫡子,這些如何就配不上了?
“清溪,你如今實在是太任性了,若是你說你不喜歡這些兒郎是因為人品容貌學(xué)識,母親都能認(rèn)可,可你怎么能這般羞辱旁人呢。”縱使生氣,安和長公主也不似旁人那般大喊大叫,只是微微蹙著眉頭。
第194章 嶄露
“母親,您當(dāng)初可是為了大啟的安定才嫁給父親的,如今這大啟國泰民安,風(fēng)調(diào)雨順也應(yīng)有您的一份功勞,我是您的女兒,圣上理應(yīng)厚待于我的。”清溪攪著手帕不以為意的說道。
“你住口!”安和長公主終是惱了,她起身道:“清溪,平日里不管你行徑有多么嬌縱,我都覺得你是年紀(jì)尚小,可今日你竟然敢說出這種話。身為公主,享萬民供養(yǎng),為家國犧牲有什么可委屈的,更不是你為所欲為的理由,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安和長公主說罷起身打開房門走了出去,抬眼便看見站在不遠(yuǎn)處的秦姨娘。
她與秦姨娘同一日生產(chǎn),秦姨娘的孩子卻并沒有保住,一出生便夭折了,自此以后她便總是偷偷摸摸的來看清溪,想來是她思念自己的孩兒,她也不忍阻攔。
她們回京前一日,秦姨娘同她說她有家人在京城,想同她們一起回京,她并沒有為難她,開口應(yīng)下了。
“秦姨娘,這么晚了你不歇息,到這來做什么?”
“夫人,妾身聽見您和大姑娘似乎起了齟齬,妾身不放心這才出來瞧瞧。”秦姨娘打眼一瞧不過三十出頭,容貌雖比不得年輕的小姑娘但亦是風(fēng)韻猶存。
“沒事,你回去歇息吧。”她聲音平和。
這么些年平陽郡公除了秦姨娘不敢再納旁的妾室,畢竟當(dāng)年若不是她求情,他早就身首異處了。只是自從她知道秦姨娘的存在后,她同他便做了十幾年的表面夫妻。她保住他的性命,不同他和離皆是為了百姓不再受戰(zhàn)亂之苦,與他這個人沒有半分關(guān)系。
見安和長公主要走,她連忙上前有些著急的問道:“夫人,妾身聽郡公說您此次帶著郡主回京是要給郡主擇婿……”
安和長公主面色一沉出言打斷,“秦姨娘,往日里我體諒你喪女之痛,所以從不阻攔你同清溪說話,可你也要記得自己的身份,郡主的婚事還輪不到你來過問。”
秦姨娘聞言連忙低頭道:“夫人,是妾身僭越了。”
鄒嬤嬤扶著安和長公主與秦姨娘擦肩而過,秦姨娘望著漸漸遠(yuǎn)去的背影勾起一抹笑意,大啟尊貴的長公主殿下又如何?還不是被她蒙在鼓里十幾年……
她轉(zhuǎn)頭看向屋內(nèi)燭火下的清溪,眉眼不自覺的流露出些許柔情,這些榮華富貴本就該是她的孩子的。
屋內(nèi),穆清溪看著溫皇后和安和長公主給她挑的這些郎婿露出嫌棄之意,這些兒郎就是都加在一起也比不過嘉衍表哥,想到此她便有些憤懣,若是沒有陸昭昭她定然可以歡歡喜喜嫁給他的。
不過就算是他成婚了也不要緊,這京城也不是沒有過貶妻為妾的事,她可是郡主,而那陸昭昭不過侯府之女,若是識趣的話就應(yīng)該乖乖給她讓位。
“阿芝,去給我挑身好看的襦裙。”她微微側(cè)頭道,明日她母親要去護國公府見姨母,她定然是要跟著去的。
“是,郡主。”阿芷微微福身轉(zhuǎn)身去找衣裳。
翌日,安和長公主帶著穆清溪去了護國公府,路上還特意叮囑她要謙和有禮,萬萬不可再像宮宴時那般。
怡清院,安和長公主福身道:“見過皇姐。”
敬柔長公主起身輕笑道:“安和,不是都同你說過了,在家里就不用在意這些虛禮了,快坐下吧。”
安和長公主微微一笑,親昵的坐在她身旁,“皇姐說的事,是妹妹的錯。”
“你啊,每次都這般說,可卻是從來都不會改的。”敬柔長公主無奈的搖了搖頭。
“皇姐,從前你與皇兄還有母后對我和母妃多有照拂,安和無以為報,只有這樣才能安心些。”提到從前的事她的聲音不免夾雜著些哽咽。
敬柔長公主微微嘆了口氣,世人皆以為公主都是錦衣玉食,前呼后擁,可殊不知這皇宮是最拜高踩低的地方,若是不得寵便是連宮人都不如。
安和年幼之時,惠太妃那時還只是婕妤,她的母家無頂用之人,她性子又淡然平日里不爭不搶,久而久之她父皇哪里能記得宮里還有這么個人。
宮里的女人最擅長的便是落井下石,眼瞧著她不得寵,旁人便肆意的合伙欺負(fù)她。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