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這種自由,在大多數人看來,就和被驅逐流放一樣,是嚴厲冷酷的懲罰。
盡管很多人反對和不理解,勞倫斯卻還是很順利的制定好了各行各業的口糧工資。
工資主要是糧食,只有戰士和工匠以及勞倫斯的神圣軍團可以直接得到錢。
這筆糧食不僅是給干活的人吃,也是讓他們養家糊口的保障,即使是家里種地的那種農戶,也可以補充家里的糧食積累,或者可以吃的更放心更富裕一些。
如果沒有這筆口糧工資,很多人除了交稅和日常消耗外,還要空出一部分用來交換物資,購買鹽和柴火衣服,以及過冬的煤球。
現在農業的生產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土地里的產出足夠所有人吃到明年。
最關鍵的問題主要是國土面積倍增之后,一定會有一部分地區因為天氣災害的緣故產量減少,甚至是顆粒無收。
這個時候就需要平時積累的糧食度過難關,如果存的不夠就需要賣兒賣女賣老婆房子活下去了。
存錢,存糧。
這種事情不需要勞倫斯教他們,這些人不是傻子,也許不懂什么是文明社會,什么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但是絕對知道應該怎么應對明天明年。
……
修道院,布爾在帶領一群修女祈禱的時候,頒布了先知的旨意。
“根據先知的命令,以后我們每個姐妹都可以像是戰士和盾女那樣領取到先知的賞賜。”
“我們的付出與忠誠,偉大的先知都知道,不必埋怨,也不必和她人攀比,先知給予我們的不論多少,我們都應該心懷感激。”
布爾其實覺得這樣很不好,作為修女就不應該按照月份領取固定的口糧工資,修道院里又不是不管飯。
如果每個月都發糧食和錢,那么當修女和外面那些士兵又有什么區別?
領工資的信徒?
盡管很反對這種發工資的事情,但勞倫斯的決定在這個地區就是命令,比任何圣旨都要絕對。
布爾只能是不愉快的告訴了修女們這個事情。
手下的高級修女同樣是很不理解這種事情。
“布爾大人,我們來修道院的時候已經奉獻了嫁妝,作為先知和神的仆人,我們一直都在這里吃飯住宿,為什么還要給我們發糧食?”
布爾看向這些修女,問話的修女是科嘉科王國的公主,屬于和這里關系很近的女貴族。
這些人衣食無憂,進來的時候也貢獻了不少錢和資產,入住修道院之后每天也養尊處優,不需要干雜活,更不需要擔心吃飯的事情。
現在突然說給她們發麥子和谷子,這些人心里只有害怕。
“先知的旨意我并不是太懂。”布爾誠實的袒露了自己的內心,“但是我想這必定有先知的用意,偉大睿智仁慈的先知會指引我們。”
“不管是神的指示,還是先知的吩咐,對我們都沒有區別,我們心懷感激的接受就好。”
一群貴族修女互相看了看,都露出了無可奈何的神情。
確實是沒辦法。
不管是好還是壞,大家能做的只有接受。
對大部分人而言,發口糧工資的事情都是一個很不好的事情,讓人感覺害怕和發愁。
領了口糧工資的話,以后食堂的飯就不能吃了吧?
突然要給一袋子糧食,是不是要讓人出去打仗了?
還是說讓去更遠的地方開荒……這種就更可怕了!!
很多有資格領口糧工資的人寧愿死在這里,也不想去外面開荒。
在其余人為未來擔憂的時候,修道院的小修女們則是興奮不已。
在小修女的日常帶動下,修道院里另外幾個干雜活的小女孩也對發口糧的事情期待不已。
勞倫斯也不是給所有人都發口糧工資,依舊是優先自己人,首先是從初期創業者團隊里發,然后是優先工匠區和軍事區,以及橡樹城附近幾個地區。
這些糧食來自去年的儲備,也來自從世界各地源源不斷運送過來的廉價糧食。
勞倫斯家的倉庫裝不下了。
現在裝金銀珠寶的地方都不夠用,糧倉地窖也非常占地方,所以盡管很多人反對,勞倫斯也沒有讓那些糧食繼續在黑暗的地窖里發霉。
第546章 思想、反抗、不同應對
西南方,菲力省
菲力省已經成為星盟聯軍的占領地區,這里由三大王國根據占領先后進行劃分。
誰先打進來占領了城市,城市的所有權就歸誰,同時在先知的事先協調下,另外的地區會交給后來者攻克。
如今菲力省已經被三大王國全部占領,三大王國的國王也共同劃分出一片港口區域作為聯盟商業區。
在聯盟商業區附近,還有為軍隊留的港口駐地。
港口幾百米外的山崖上,一群人正站在這里俯視駐軍部隊。
這些人并非是晨曦教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