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在崔家的情況,能節省一點是一點。
“娘,鍋里這些全部要過濾出來。”
“好,都過濾出來,應該能做很多麥芽糖吧。”
江芷蘿點頭道:“嗯,能做很多,到時候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用油紙抱起來,就是一塊糖了。”
崔老夫人道:“我以前去鎮上的集市賣雞蛋的時候,就看那種賣點心賣糖的攤位人最多。”
“小孩子們都喜歡吃點帶甜味的東西,對當爹娘的人來說,自己平日省吃儉用什么都舍不得買,一文錢恨不能掰成兩半花,可孩子喜歡的糖啊糖葫蘆這種東西,大家有時候還是舍得買的。”
“村里人可能去趕一趟集,逛了一圈什么都沒買,也就給孩子買了塊糖。”
“去年過年的時候,隔壁的山毛,拿著一塊飴糖在門口跟一群小孩玩,舍不得吃,光舔,饞哭了一堆小孩,哇哇叫的。”
當時崔老夫人在家里都聽到外面小孩子的哭聲,那個洪亮啊。
以前在京城,若是旁人跟她說,崔老夫人也未必能理解。
但來了村子住了一年,親眼見到村里大家的生活情況,崔老夫人就什么都明白了。
江芷蘿能想象那樣的畫面。
再想到弟弟妹妹們,也有點心酸,也不知道爹做風箱做的怎么樣了。
“娘,咱們村子隔著鎮上很近,那邊還有碼頭,人來人往的很是熱鬧,大家就沒想過說做點小吃食啥的。”
崔老夫人搖頭道:“村里人哪會做這些,大家平日吃飯都舍不得用白面,也都吃半飽,根本舍不得浪費白面肉菜研究吃食。”
“要不就是家里人傳手藝,要不就是去當學徒學。”
“之前聽人說,去給人當學徒可辛苦了,干的都是雜活,師父也未必肯教,所以有的就算是學個幾年白干活,也未必能學點皮毛。”
“就是我以前吃過很多東西,讓我做我也做不出來。”
她頂多給芷蘿打個下手。
不過看芷蘿這雙手做什么都能變出花樣來,崔老夫人就覺得真厲害。
江芷蘿聽著,便明白過來,怪不得這個時代美食文化有些落后,因為做飯也是一種手藝,也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沒人會想著將手藝傳出去。
第44章 幫忙
江芷蘿和崔老夫人說著話,繼續忙活著手里的事情。
兩個人一起動手做事情就很快。
很快,一大鍋的糯米麥芽就過濾出兩大盆的糯米麥芽水。
崔老夫人看著這么多糯米麥芽水,聞著清甜的味道,感覺心情都很好。
“芷蘿,接下來咱們是不是要燒火熬一下啊?”
之前做紅糖的時候就是熬煮,崔老夫人猜測應該也是這樣。
江芷蘿點頭道:“嗯,娘,我先將鍋清洗一下,再將糯米麥芽水倒進去熬煮。”
崔老夫人道:“我去院子里拿柴火。”
待鍋清洗干凈后,江芷蘿將兩大盆糯米麥芽水倒進鍋里,崔老夫人開始燒火熬煮。
江芷蘿用勺子在鍋里攪動著。
待熬煮好了后,江芷蘿從鍋里舀出來放盆里冷卻。
“這樣冷卻后就好了嗎?”崔老夫人記得鎮上的麥芽糖不是這個樣子。
江芷蘿搖頭道:“冷卻后,還要不斷的拉扯才行。”
“不過娘,我打算做的麥芽糖跟鎮上賣的不一樣,我要加花生,會更香,賣的價格也比鎮上的麥芽糖貴一些。”
崔老夫人本來有點擔心貴的話賣不出去,但一想到芷蘿做的東西肯定跟旁人不一樣,倒也不擔心了。
“還可以加花生?”
她過年買過一點麥芽糖,記得都是很簡單的糖,并沒有什么花生。
江芷蘿點頭道:“嗯,可以加花生,其實也可以加芝麻和黃豆,不過要買芝麻黃豆的話也要額外花錢。”
“就光用花生吧!”
崔老夫人知道黃豆可以用來做豆腐,所以價格不低。
芝麻倒是稀罕東西,但正因為稀罕,不是當地種的東西,所以價格也不便宜。
花生因為家家戶戶需要用這個打油吃,所以村里家家戶戶都會種一些留著自家吃。
也正因為如此,崔鶴槿去年在地里種了一些花生。
崔老夫人想到中午回來兒子在那里剝花生的樣子,臉上的笑意就濃了。
兒子總算知道疼惜自己媳婦了。
“芷蘿啊,這些花生怎么加在麥芽糖里啊?”
江芷蘿道:“先炒熟了,再搗成花生碎,越碎越好,或者用搟杖在面板上壓碎。”
崔老夫人點了點頭,便跟江芷蘿忙活起來。
炒花生倒是很快。
不過沒一會那些糖已經冷卻了。
江芷蘿就開始了拉糖環節。
崔老夫人看著江芷蘿使那么大力氣,趕忙洗手上去幫忙,“要這樣用力扯嗎?”
江芷蘿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