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ss="book_n fix" id=&ot;text&ot;
【宋仁宗(1037):爹!說話啊!】
【宋仁宗(1037):我知道你在!你說話啊!】
……「北宋·1037年·汴京」
宋仁宗趙禎萬萬沒想到自己有一天竟會被親爹出賣。
他原本津津有味地聽著天上的故事,還時不時和身邊人交流幾句柳永的詩詞,剛說到柳永年初剛調任余杭縣令,聽說撫民清凈,深得百姓愛戴,就是仍改不了年輕時的老毛病,動不動就往秦樓楚館里鉆……說著說著,趙禎陡然聽到天幕提到了“皇帝”,他下意識抬頭,差點心臟驟停——
我那仙逝多年的父皇,你怎么也在看天幕?
父皇,你為什么要出賣,啊不是,冤枉兒臣?!
趙禎真是委屈死了:
先不說柳永第一次應試落選那年他還沒出生,在他登基前,柳永已經兩次落榜。他登基后,柳永又來考了幾次,無一例外繼續落榜(這家伙水平真不咋地),直到他三年前親政,見那些白發考生實在可憐,還有拄著拐杖來趕考的,于是特意下旨“視舊格稍優之”,對歷屆重考生放寬錄取要求,柳永這家伙才勉強及第。
【“奉旨填詞柳三變”的綽號雖然廣為流傳,但這其實是后人杜撰出來的故事。柳永曾作“愿歲歲,天仗里常瞻鳳輦”的詞作夸贊宋仁宗,說明他對仁宗廣開恩科一事還是頗為感激。】
【當然,后人編纂的故事也不止此一例。柳永在世時頗受名妓歡迎,所以他去世后,人們依舊對他的風流生活暢想不止。自宋代以來,眾多文人與小說家都不斷創作和補充柳永的相關題材作品,以他為人物原型,創作了很多知名的故事。如元雜劇《錢大尹智寵謝天香》、話本《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其中最有名,當屬同人大家馮夢龍出品的《眾名妓春風吊柳七》。】
【在這個故事中,柳永有三位紅顏知己。柳永官場失意之后,把妓館當作了家,這三位名妓無不名動一方,卻都爭相供養柳永。而柳永死后,因落魄而無錢下葬,是一群歌妓合資湊錢,將柳永埋葬在南門外。出殯那天,一路縞素。滿城妓家竟然沒有一人不到。此后每年春日,各位名妓都會不約而同地去給柳永上墳,世人稱之為“吊柳七”。若是哪個歌伎不曾“吊柳七”,她就會受到眾人鄙夷,甚至不敢出門踏青。】
【為了增加杜撰的可信程度,馮夢龍甚至還模擬后人口吻寫了一首《題柳墓》:樂游原上妓如云,盡上風流柳七墳。可笑紛紛縉紳輩,憐才不及眾紅裙。】
「北宋·1037年·余杭」
“嗚嗚,柳郎……”
閣樓之上,歌伎們哭成一片,她們淚眼汪汪地圍著柳永,無不目露哀憐。
“柳郎,沒錢了怎么不和妹妹們說?月娘養你啊!”月娘毫不猶豫地褪下手上的金鐲子,眼都不眨地塞進柳永的衣領里:“我那兒還有幾只羊脂玉的鐲子和簪子,你一會兒都拿去。”
“月娘,我沒——”
“柳郎,你看你都瘦成什么樣了,是不是好久沒吃肉了?我一會就叫廚子給你燉個鹵鴨,你多吃點!”
秋蘭心疼地摸著柳永的臉頰,越看越覺柳永消瘦。
“秋蘭,我這是……”
“別嘴硬了,柳郎!”安娘伸出纖纖玉指抵住了柳永的嘴唇,嗔怪道:“你們男人就是好面子,大家都是自己人,柳郎你不必顧慮。我們姐妹雖非名妓,但勝在人多,每人湊一湊,難道還養不起你?聽我的,今天就在這兒住下,晚上姐妹們請你吃頓好的。”
“……”
【柳永(1037):我是柳永,敢問馮夢龍馮大家可在?】
第31章 【集句詩】
「明·1621·能遠居」
“猶龍,柳公喊你呢!”
“……”
馮夢龍猛地把頭縮回了房間,“砰”得一聲合上窗子,又火急火燎地鉆回了書堆后。
他的面前擺著一摞衍慶堂送來的印刷件,上面刊印的正是他精心撰寫的同人話本,哦不,通俗文學《古今小說》。而天幕開始前,他正在勘校文字,好巧不巧,正是寫柳永的那篇《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馮夢龍如今四十七了,自詡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卻沒想到竟有還有這陰溝翻船的一天。他原本想的挺美,平日里沒事,自己文筆又還行,不如編排下古人故事賺點稿費,哪知道有一天竟然會被正主點名,這下子算是在各朝各代丟盡了臉面!
馮夢龍老臉通紅。他望著面前厚厚的一摞書稿,突然有些最心虛:他編排了不止柳永一個,剩下的不會也找上門來吧……
不容馮夢龍糾結,門外的好友兼“經紀人”葉昆池推門探頭,神情堪稱興高采烈:“猶龍,快出來回話啊!”
馮夢龍感覺自己渾身有螞蟻爬,恨不得瑟縮成一團,見好友還如此興奮,他不由惱怒:“回、回什么話?這下完蛋了!”
葉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