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ss="book_n fix" id=&ot;text&ot;
眾人默契地望向李世民,等待著他的選擇。
李世民原本心頭焦急,但看到李豫出現(xiàn)時,他又驟然松開了掐在龍椅扶手上的手指。
與心急如焚的眾人不同,李世民八風不動、安穩(wěn)如山。見狀,一旁急躁的臣子們也逐漸安靜,他們望著太宗,莫名信服心安。
“冬郎。”
李世民也隨玄肅二宗喚了李豫一聲小名,他平靜開口:“你還有什么要同朕與天寶眾臣說的?”
李豫抿了抿唇,再抬眼,他的眼底再無剛才的算計和詭譎,取而代之的是赤誠的堅定:
“三位祖宗,各位大人,安史之亂遺害無窮,懇請諸位千萬想辦法阻止禍事再起。另外,寶應元……我是說,762年,浙東有百姓叛亂。此事實乃豪吏為官,不肯放糧,百姓忿之,無奈舉旗,請朝廷務必多加關照。另外,763年長安之事后,劍南西山諸州被吐蕃攻占,從此蠻夷每年擾京、秋季必定南侵,還請諸位大人早作防范!”
言罷,李豫深深俯首。
“說完了?”李世民意有所指。
李豫的目光落在遠處的漏刻上——銅人手中的浮箭頂端距離刻度不過分毫,時間已經(jīng)快要到了。奇怪的是,他此刻竟然前所未有感到平靜。對上太宗審視的目光,李豫長嘆一聲,感慨萬分:“時至今日,兒臣方懂孟圣真意。”
眾人望著他,無不面露焦急:時間不多了,代宗啊代宗,快問即位之事!
李豫對眾人催促的目光視而不見,他只是望著李世民,一字一句、不疾不徐地念誦那段千古流傳、人盡皆知的孟子名句: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浮箭抵上刻度,音樂驟然停止。
石潭水波激蕩、光影繚亂。李世民和李豫的面孔在波浪中搖晃變型,最后徹底模糊消散。
——時間到了!
第24章 【紀實詩】杜甫三絕句
「貞觀年間門」
天幕消失的時候程知節(jié)發(fā)出了慘叫聲。這一聲慘叫猶如號令,下一秒,所有臣子都圍向了李世民,七嘴八舌地著急道:
“圣人,您剛才是不是忘定儲君了?這可怎么辦!”這是李靖。
“圣人,您是屬意代宗嗎?就算您屬意他,也要和天寶的君臣交代一聲啊!”這是房玄齡。
“圣人,臣還沒和哥舒翰交代潼關的事情呢!還有郭子儀、封常清、高仙芝……哎呀圣人,你讓臣失信啦!”這是程知節(jié)。
貞觀的老臣們吵吵嚷嚷地將李世民圍了個結結實實,各個著急忙慌、唉聲嘆氣。
李世民巋然不動地坐在眾人中間門,銅鏡被他倒扣著放在膝頭。他將眾人情狀看在眼里,面上卻無后悔之色,反而掛上了一絲若有似無的憂郁。
“別急,別急……”李世民輕輕叩著銅鏡,慢吞吞道。
見臣子們?nèi)耘f滿臉質(zhì)疑,他環(huán)視眾人的目光不由帶上了一絲幽怨:“愛卿們就這么不信任朕嗎?”
“耶耶,兒臣就知道您早有成算!”李泰胖胖的身軀擠開了眾人,他掛著笑,眼神卻不由自主地瞟向銅鏡:“耶耶,您就別賣關子了!”
“是啊耶耶,您到底中不中意李豫?!”李承乾和李治也走了上來,李承乾的目光在李世民的面上一旋,倏地勾唇一笑:“看來耶耶是中意的了!”
“矮子里面拔高個,也就那樣。朕只是看這孩子有點覺悟,若是好生調(diào)教,說不定倒也能行。”李世民嘆了口氣。
看到李世民這個表情,眾人這才反應過來圣人這是又調(diào)皮了。老臣們長吁短嘆、捶胸頓足,差點沒把自己的胡子拔下來:“圣人!您就快點說吧!”
李世民這才施施然地舉起銅鏡,一邊熟練地在鏡面上寫字,一邊笑著和眾人解釋:“冬郎那個之所以有時限,因為是仙人用茶盞潤濕了錦布。布干了,時間門自然也就到了。朕這個可不一樣,這是仙人特賜的銅鏡,又怎是冬郎那塊破布能比的?”
“剛才朕就研究過了,你們啊,就等著瞧吧!”
說話間門,李世民熟練找到“0751”,直直戳了下去——
「天寶·石潭」石潭恢復平靜的時候,眾人都傻了眼。水面光潔如鏡,倒映著頭頂?shù)乃{天白云——可太宗和代宗都不見了啊!
眾臣無不抓狂,恨不得跳進石潭把兩位圣人扯回來。尤其是太宗,您到底屬意誰,倒是給我們留個暗示啊!
石潭邊,最興高采烈的莫過于李隆基,他堪稱眉飛色舞地讓高力士去喊禁軍。至于喊來禁軍后他想做什么,眾人不敢想,也不敢問。
而李亨面如土色,搖搖欲墜。他萎靡在李隆基的腳邊,聽到父皇喊禁軍的命令,他像是瞬間門老了幾歲。李亨不死心地盯著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