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構造,風一吹就會出問題,大概率是飛不起來的。
他一時間有些不確定,是不是流紗姑娘拿錯了東西?
所以才回過來問問。
流紗也想起了那幾只紙鳶,她自然也看得出那紙鳶飛不起來,更清楚公主買下這紙鳶并不是因為喜歡,單純就是為了在不傷害李雪兒的自尊心的前提下,幫助那對可憐的姐妹。
不過,那是顧典司送給公主的東西,便是再怎么稀松平常,她也不敢做主扔掉:“妥善保存起來吧。”
孟管事應了一聲,雖然心中不解,卻也沒有再多問。
正月十八,海國使臣團到達。
此番海國使臣團一共來了二十八人,負責帶隊的是三王子六翼,十八王子新桑和平昭公主隨同。
是夜,宮中舉辦接風宴。
冷瀾之放下手中的《春耕圖鑒》,捏了捏眉心。
流紗捧來熱茶,心疼道:“公主,您這幾日太累了,此番使臣團到來,您又得接待平昭公主,還是先將這些事情放一放吧!”
農耕雖是大事,但與高高在上的公主并無太大干系,流紗覺得公主沒必要為此操勞,只需要等到秋收,坐收農稅就好。
再說,海城最值錢的可不是那些糧食,而是珍貴的珍珠!
“無妨,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冷瀾之放下書,腦海中卻是浮現出了朝堂上眾人爭得面紅耳赤的場景。
而起因,就在于海國使臣團此番帶來的貢品。
貢品中除了海國的珍貴特產和珍珠珠寶外,還帶來了一種新鮮的食物——番薯。
番薯又甜又面,既可生食,又能蒸熟了當成主食食用。
在海國使臣團將東西進獻上來之后,大司農便對番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主動找使臣團了解了番薯的特性,得知番薯對生產環境的要求不高,抗旱耐寒,生命力十分頑強。
大司農當即就支棱了起來,進宮面見建良帝,提出了盛國可以引進番薯的提議。
建良帝便將這個提議拿到了朝堂上討論。
然后,便引發了一場爭吵。
只有少數朝臣認為可以引進番薯,畢竟這東西如果真的有使臣團說的那么耐成活,引進之后,便能解決一部分糧食問題。
可,反對派不知道從哪里聽來了消息,得知番薯在海國是只有貧民才吃的下等食物,堅決反對番薯在盛國發行。
朝堂之上,吵得不可開交。
作為進獻禮物的番薯,有一部分已經被送到了公主府。
冷瀾之當即便給讓人文娘子送了過去,并簡單地告訴了她烹制方法。
昨日的晚膳便有番薯,口感軟綿,她覺得還不錯。
而且,十分頂飽。
若此物真的像海國使臣說的那般容易存活,倒是不失為不錯的果腹之物。
不管那些“高貴的”朝臣們怎么想,她本人是十分認同推廣番薯的。
眼看著接風宴快開始了,她收拾了一下,便準備進宮。
棲鳳宮。
皇后看著冷瀾之中規中矩的裝扮,有些無奈:“本宮已經見過十八王子了,他言談舉止皆是不凡,相貌也是一等一的好?!?
冷瀾之:“……”
“母后,說這些還為時尚早?!彼行o奈。
經歷過一次一地雞毛的婚姻,她現在對成婚之事十分抵觸。
“你已經二十四歲了!”
皇后一臉嚴肅:“若你有個孩子傍身,本宮倒也不急著催你,可你成婚幾年連個孩子都沒有!如今有你父皇和本宮護著你,你倒是可以隨心所欲,也沒人敢欺負你?!?
“可待到我們百年之后,你還能指望誰?”
“太子雖是你的兄長,卻也不能事事以你為先?!?
冷瀾之有些頭疼,不過看著母后嚴肅的表情,她終究是沒再說什么拒絕的話。
見見就見見吧,又不是說見了面就等于同意聯姻了。
接風宴還未開始,大殿之中人頭攢動。
使臣團來的不算早也不算晚,三王子六翼、十八王子新桑和平昭公主在使臣團的簇擁下進了大殿。
三王子六翼長相周正,但不算多的黑色眼珠偶爾會滴溜溜亂轉,破壞感官。
十八王子新桑棱角分明的臉上還掛著沒有褪盡的嬰兒肥,充滿少年氣。
美中不足的是,他身高不大行。
北方男子大多身材高大,新桑站在負責接引的小太監身邊,竟然跟彎著腰的小太監勉強持平。
當然,不止他如此,三王子六翼也是如此。
平昭公主的身材更是嬌小,但也不算夸張,只比普通的盛京女子矮上一指左右。
兩個王子的席位在男席的最前方,平昭公主則是坐在女席的最前方,男女席之間隔著又寬又長的紅毯。
十八王子的目光在隔壁女席上隱晦地掃過,用海國語說道:“三哥,我真的要娶那個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