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兒有些擔(dān)憂地問道。
馮姑姑瞪她一眼:“我能有什么事?”
什么表小姐,不過就是一個鄉(xiāng)下丫頭罷了!
她是堅決不會承認(rèn),自己被一個鄉(xiāng)下丫頭震懾住了的!
眼珠子轉(zhuǎn)了轉(zhuǎn),她快步朝著賈氏的院子走去。
“那丫頭真的說了這種話?”賈氏啪地將茶杯甩在了桌子上,灑出來的茶水染濕了地面和她的裙擺,但她卻毫無所覺。
馮姑姑一臉委屈道:“千真萬確!您是不知道,表小姐有多狂!她說她和老爺是兄妹,他們之外的所有人都是外人!她還說了,用不了多久,她就會成為郡守府的女主人,讓奴婢對她客氣一些,否則將來讓我好看呢!”
“好啊!我就知道她不是個省心的!我差點兒就被她給騙了!”
冷瀾之穿著特制的鞋子走在雪地上,發(fā)現(xiàn)這些雙鞋做的妙極了。
鞋面光滑不沾雪,里面也十分舒適暖和,她走了一路都不覺得累。
她不禁有些好奇:“阿湛,這鞋是在哪里買的?”
看著那沒有沾染半點雪花的鞋面,她笑道:“回去的時候,我多買幾雙。”
頓了一下補充道:“最好是能將這位師傅請到盛京去!”
如此巧思,留在天海城未免有些埋沒對方的才能。
顧湛捻了捻手指。
指尖上還殘留著被線勒出來的痛感。
出口的話卻變成了:“那位老板離開天海城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回來。”
第179章 禍國殃民
冷瀾之覺得有些遺憾,卻也不是不能理解。
天海城如今人心惶惶,有點門路的人都會選擇離開,等什么時候情勢穩(wěn)定了再回來。
“那就等他回來再說吧!”
若是到她離開之前那位師傅都回不來的話,那也沒什么辦法了。
沉浸在遺憾的思緒里的冷瀾之沒有發(fā)現(xiàn),身側(cè)的人的唇畔翹的高高的。
能被她肯定,比他抄了十個貪官的家的成就感都大。
李長林和吳尚書的辦事效率很快,城中早已經(jīng)搭起了賑災(zāi)的棚子,棚子外架起了四口大鍋,四口大鍋同時煮著粥。
四口大鍋外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城中的百姓都帶著鍋碗瓢盆,正在等著粥煮熟。
粥棚一側(cè)是發(fā)冬衣的攤子,攤子后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附近有手持刀槍的官兵看守和維持秩序,所有的隊伍都在有序的前進(jìn)著。
而有了粥棚以后,那些賣高價糧的人就不見了。
冷瀾之微微松了口氣。
只要有了衣服和糧食,天海城的百姓就能安穩(wěn)地度過這個冬天。
她記得,雪災(zāi)之后的第二年,天海城迎來了大豐收。
所以,平安度過這個冬天之后,好日子就會來了。
至于那些被封死在山里的山民們,李長林今日親自帶人去救援了,再加上她的親衛(wèi)隊暗中幫忙,只要那些人能撐過這幾日,后面的日子也會變好。
正走神間,她突然聽見了一到熟悉的聲音:“水姑娘?”
冷瀾之順著聲音看去,只見錢老板正趕著一輛牛車,車上摞著高高的糧袋:“錢東家?你這是?”
錢東家笑了笑。
雖然這位水姑娘有點不識好歹的意思,但也只是在水家的問題上固執(zhí)了一些,其他的時候為人還是不錯的,一路上也沒有作過妖。
拋開她挑撥離間的行為不談,錢東家對這個姑娘的整體印象還算不錯,便大度地丟開了成見,解釋道:“這是用于賑災(zāi)的糧食。”
冷瀾之有些不解:“賑災(zāi)的糧食?賑災(zāi)糧不是朝廷負(fù)責(zé)發(fā)放嗎?”
“噢,我沒跟你解釋清楚。”錢東家道:“這就是我之前在依柳鎮(zhèn)買的糧食,原本我不是想著自己發(fā)給受災(zāi)的鄉(xiāng)親們嗎?后來一想,我自己發(fā)的話,難免會遇到一些麻煩,索性不如全都捐給朝廷,如此,我盡心意的目的也達(dá)到了,朝廷也能多幫助一些人,雙贏。”
“這樣啊。”冷瀾之看著錢東家的目光多了幾分贊賞和感激。
若是天海城多幾個像錢東家這樣的義士,災(zāi)情恐怕早就控制住了。
當(dāng)然,每個人都是自私的。
她也不期待所有人都做好事不求回報,尤其是商戶們,他們想要賺錢的心思不難理解,天災(zāi)年份適時漲價,也不是沒有漲價的道理,畢竟在面對天災(zāi)的時候,他們的運輸成本也會增加。
可,成百倍的增長什么的,就很過分了。
冷瀾之莞爾一笑:“錢東家是個好人,好人定然會有好報。”
如此義士,理應(yīng)嘉獎。
那婉柔的一笑,宛若冬日里的春風(fēng),錢東家只覺得自己被冷風(fēng)吹得麻木不已的臉頰突然就變得暖和了起來。
乖乖不得了!
這個水姑娘長得,那叫一個禍國殃民!
他不敢再看那張笑臉:“借姑娘吉言,我去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