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御史反應激烈,紛紛表述著這件事是多么的可行。
可以預見,一旦他堅決反對這件事,那么保不齊就會有人因為他的“昏庸”而死諫,將這金鑾殿染上血。
皇帝看向了顧湛。
顧湛準確地找到了剛剛那說話的大臣。
明明他并未發怒,但不知為何,大殿內卻詭異地安靜了下來。
只見令人聞風喪膽的千面修羅大人突然綻放出了好看的笑:“如此說來,若張大人是安陽帝,在娶了某國公主之后,張大人會讓這位公主成功誕下皇子,還會將這位皇子立為太子?”
張大人瞬間就想脫口而出。
他是傻嗎?
會讓別國的公主生下的孩子當太子?那不等于是直接將自己的國家送給了那個國家?
九州大陸的歷史上,雖然和親的公主不少,但讓和親的公主生下的孩子登基稱帝的,還真沒幾個。
而那幾個為數不多的幸運兒,在登基的時候,公主本人也已經不在了。
去母留子,正常手段。
只是,這話說了就是自打嘴巴。
張大人心虛地四處瞟了瞟:“這,下官并不是安陽帝,并不知安陽帝會如何決策……”旋即補充道:“不過,公主年輕貌美,若是能牢牢抓住安陽帝的心,此事也未嘗不可為?!?
顧湛冷笑:“安陽帝為了皇位蟄伏多年,一朝有機會,不惜弒兄奪位!這樣一代梟雄,你竟然會覺得他會因為沉溺于美色而讓宴國落到別國的血脈的手中?張大人,你說著這話,真的不覺得心虛嗎?”
張大人還想說什么,但終究是頂不住那矜貴俊美的男子可怕的氣勢,支支吾吾地再也說不出半個字。
顧湛忽然氣勢一變,冷眸掃過場中的每一個人。
這一次,每個人都感受到了他如有實質的冷意:“我盛國男兒不顧自身安危,沖鋒陷陣,為的是保家衛國!為的是讓我盛國每一個人都能堂堂正正地站著做人!
而不是——在自身優勢盡顯的前提下,送上我們的女子簽訂所謂的和平盟約!
這不是和平盟約!而是喪權辱國的條約!
若前方的將士們知道了,他們會作何感想?!他們保家衛國的意義何在!?”
第142章 這香味,好熟悉
這日,當代大儒席木涵突然發表了一篇文章。
席木涵是與杜太傅齊名的當代文壇大家,也是杜太傅之后最有名望的一任狀元。
只是他志不在官場,在翰林院任職三年后,他便辭官歸隱,過起了閑云野鶴的生活。
席大家雖然人不在官場,但他發表的很多文章卻都能針砭時弊,對于當代統治者來說有振聾發聵之作用。
南席北杜,是世人對這位席大能的最高贊譽。
每每席大家發表文章,都會引起天下文人學子的爭相誦讀,甚至在科考的時候,席大家的思想和觀念,也會成為考生們參考揣摩的范本。
只是,隨著席大家的年齡越來越大,他發表文章和詩篇的頻率也越來越低,近兩年來,他竟是只做了一篇詠梅的詩篇。
而今日!
席大家竟然發表了新的文章!
天下文人學子無不歡欣鼓舞,爭相誦讀。
讀著讀著,眾人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因為這一篇文章,與席大家往日的風格大相徑庭。
這是一片敘事體的文章,名為《絮娘》。
講的是一個女子悲劇的一生的故事。
一位威武雄壯的父親家里有女初長成,女兒名叫絮娘,聰明機靈、乖巧可愛,又心善孝順,不但孝順爹娘、禮讓兄弟、與鄰里相處的十分和諧,還將經常幫扶生活困難的陌路人。
某一日,絮娘父親生意上的對手家中遇到了變故,需要和絮娘的父親聯姻才能夠解決麻煩。
這聯姻的方法倒也簡單,你送來一個女兒,我還回去一個女兒,如此,便能確保雙方的關系牢靠。
絮娘的父親覺得有利可圖,便將女兒送了過去,并且將自己的錢財和勢力借給了對方,讓對方發展自己的力量。
絮娘的父親本以為,將親家扶持起來之后,他們兩家便能雙劍合璧,所向無敵。
不料對方發展起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刺了絮娘的父親。
彼時,絮娘已經生下了對家的繼承人。
于是,她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幫助娘家,她的兒子就會失去一切。
可,不幫娘家,她卻又良心不安。
在絮娘的糾結痛苦中,娘家最終被夫家吞并了,而她的兒子也因為她的緣故,失去了家族繼承權。
絮娘終日里郁郁寡歡,最終于某個冬日的深夜里,寫下一首悲憤控訴的詩,而后用一條白領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完故事的人,第一反應首先是心痛。
這個故事以女子的視角展開,看客便清醒地看到了一個女子無力又悲